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美食 >风筝的由来
风筝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5-05-26 10:59:31

(1)风筝的由来

1、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2、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2)佛跳墙名字的由来

1、一种说法是,清朝道光年间,福州官钱局的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席间有道叫做“福寿全”的菜、是用鸡、鸭、羊肘、猪蹄、排骨、鸽蛋等以慢火煨制成的。周莲吃后很满意。回家后即命厨师郑春发依法仿制在原菜基础上,减少了肉类用量,又加入了多种海鲜,使成菜内容更加丰富,鲜美可口。后来,郑离开布政使衙门,到福州东街上开了一家“三友斋”菜馆(吟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前身),在一次文人聚会的筵席上送上此菜。文人们品后纷纷叫好,有人即席赋诗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

2、另一种说法,据费孝通先生记,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这些乞丐拎着破瓦罐,每天到处要饭,把饭铺里各种残羹剩饭全集在一起。据说有一天,有一位饭铺老板出门,偶然闻到街头有一缕奇香飘来,遁香而发现破瓦罐中剩酒与各种剩菜倒在一起。这位老板因此而得启悟,回店以各种原料杂烩于一往,配之以酒,创造了佛跳墙。

(3)踏青的由来

1、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游春》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2、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农历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其实,人们心中最认同的那个季节,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季节里,人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的气息。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的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

(4)秘姓的由来

1、秘姓源于官职,出自秦汉时期秘祝之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2、另一说源于姜姓,出自十六国时期陇西南安郡古西羌豪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主要分布在山东高青、河北晋州、天津和安徽等地。秘姓名人主要有秦朝仆射秘宣、西汉将领秘彭祖,当代农机高级工程师秘希涵、当代美术家秘景超、秘如沿等。

(5)私生饭的由来

1、私生饭的由来:最早的类似于私生饭行为发生在19世纪芭蕾舞最盛行的时期,在那时就有粉丝偷出当红舞者的芭蕾舞鞋,邀请那些能付出大把的金币的粉丝参加,聚会的主要流程就是把芭蕾舞鞋放到锅里煮了,然后每人分一杯汤。堪比异教徒的宗教仪式。

2、私生饭是艺人粉丝中行为疯狂、作风极端的一类人群,因为这类人群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跟踪、偷拍喜欢的艺人的日常,严重影响了艺人的生活,所以称为私生饭,私生饭起源于19世纪,而兴盛于韩国,在韩国有大量的私生饭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