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娱乐 >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24 10:36:04

①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

1、关羽战黄忠,三国正史里完全没有记载,还有正史中关羽还嫌弃黄总年老。

2、五虎上将,正史中从未提到蜀汉有五虎上将之说,刘备进蜀后,只封了关羽,黄忠,张飞,马超,为前后左右将军,在三国演义中说刘备进蜀后就封以上四人及赵云为五虎上将正史并没有记载着。而真正有五虎将的人是曹操,正史中记载曹操封的五虎将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为五虎将。

3、正史中也没有诸葛亮七擒孟获之说,孟获是个文官,怎么可能在战场上厮杀,还怎么可能被七擒七纵。这些都是罗贯中把诸葛亮神话了。

4、诸葛亮北伐两军开战,诸葛亮和王朗有个口水战,说诸葛亮骂死王朗,诸葛亮北伐那年,王朗已经死了4-5年了,所以罗贯中可能把自己的精神寄托放在诸葛亮身上了,这个挺有意思的,在明朝写东汉末年的故事小说,还能把自己的志愿寄托在别人身上。有没有这回事还需要考证。

5、诸葛亮的空城计,正史中也完全没有提到过诸葛亮用空城计,三国演义完全是虚构的,还有后来的军师联盟拍到空城计司马懿还和诸葛亮还联想隔空对话,有点神话的意思了。空城计用到的赵云用一座空营吓跑了曹军这确实有此事。

6、死诸葛吓跑活仲达,正史中有这么一回事,但这不是想三国演义中那样是诸葛亮的遗计,而是司马懿真的心虚诸葛亮,被吓跑的。

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取胜的事有哪些

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取胜的事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空城计、天水关等等。

2、简介(节选):《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4、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

5、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③三国演义中最出名的有哪几个故事?

1、《三国演义》中出名的故事:七擒孟获。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2、空城计。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疑心有伏兵。调头就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

3、失街亭。就是在空城计之前了,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结果反了低级错误。被司马懿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被迫撤兵。

4、斩马谡。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非常生气。想起了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了斩了立了军令状的马谡。

5、舌战群儒。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④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字是子有谁

1、赵云字子龙;

2、糜竺字子仲;

3、曹仁字子孝;

4、曹洪字子廉;

5、刘晔字子阳;

6、吕范字子衡;

7、张昭字子布;

8、太史慈字子义;

9、鲁肃字子敬;

10、诸葛瑾字子瑜;

11、许攸字子远;

12、蒋干字子翼;

13、孟达字子庆;

14、刘巴字子初;

15、王平字子均;

16、秦宓字子敕;

17、曹丕字子桓;

18、曹植字子建;

19、曹彰字子文;

20、夏侯茂字子休;

21、司马师字子元;

22、司马昭字子尚;

23、孙休字子烈。

⑤三国演义中借东风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中借东风的主要内容:

1、赤壁之战,孙权刘备两家联军共抗曹操80万大军,两军兵力相差十分悬殊。周瑜,诸葛亮决定用火计对付曹操。

2、在黄盖的苦肉计,庞统的连环计之后,准备实行火攻来打败曹军,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没有东南风,火计无法施行。而诸葛亮说自己能够借到东风帮助火计成功施行。于是在总攻的当夜,诸葛亮在祭坛上借东风成功,火攻达到了的成效,大败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