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查热敏电阻有无损坏。
2、检查大功率电阻有无损坏或变质。
3、检查滤波电容振谐电容有无损坏。
4、检查18V,5V,310V供电是否正常。
5、检查四电压比较器LM339有无损坏。
7、电磁炉的厂家不一样,显示E6指示也不相同,如使用说明书还在可以查一下,如果是开机没多久就显示E6一般情况是指电磁炉内部温度太高,或者是电磁炉内温度传感器存在隐性短路故障。
1、电陶炉与电磁炉的原理。
电磁炉是由电磁场在铁锅上产生涡流,使锅体自身发热。
电陶炉是由电阻式电热丝产生高温,经面板,辐射至炉面加热锅炉。
2、电陶炉与电磁炉的锅炉。
电磁炉能使用铁质导磁材料的锅具。
电陶炉能使用所有耐高温锅具。
3、电陶炉与电磁炉的使用。
电磁炉采用锅体直接发热,升温快速;能较正确的感应锅底的温度(相对于电陶炉来讲),监控锅内温度,有利于实现烹饪自动化,及安全;不足之处为工作时,会产生低频电磁波。
电陶炉采用电阻式电热丝加热,通过面板,间接辐射至锅底,该种工作方式会导致炉体内温度非常高,对面板及电路温度检测,要求很高,安全系数较电磁炉低。
4、电陶炉与电磁炉的效率。
电磁炉的热效率可达96%,市面上现有的电磁炉的热效率最高可达92%,锅具对热效率影响较小。
电陶炉的热效率最高可达65%左右(使用专用的平底测试锅具),且不同的锅具热效率不一样。
5、电陶炉与电磁炉的寿命。
电磁炉发展多年,现技术、工艺相对成熟,普通电磁炉的使用寿命为5年左右。
电陶炉为近几年国内推广产品,相对于欧美,技术、工艺相对滞后,目前国内生产电陶炉1-3年。
6、电陶炉与电磁炉的安全。
电磁炉使用时,无明火,提锅后,产品不工作;使用后,炉面表面温度仅为锅体发热传导过来的余热,基本适合大部分人群使用。
电陶炉使用时,炉面温度可达650度左右;使用后,炉面表面温度非常高,如不慎,容易引起烫伤、火灾等危险,适合生活能自理的成人使用。
1、检查保险丝是否烧断。
2、检测IGBT是否击穿: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量IGBT的“E”;“C”;“G”三极间是否击穿短路。A:“E”极与“G”极;“C”极与“G”极,正反测试均不导通(正常)。B:万用表红笔接”E“极,黑笔接“C”极有0.4V左右的电压降(型号为GT40T101三极全不通)。
3、测量互感器是否断脚,正常状态如下: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互感器次级电阻约80Ω;初极为0Ω。
4、整流桥是否正常(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试):A:数字万用表红笔接“-”,黑笔接“+”有0.9V左右的电压降,调反无显示。B:万用表红笔接“-”,黑笔分别接两个输入端均有0.5V左右的电压降,调反无显示。C:万用表黑笔接“+”,红笔分别接两个输入端均有0.5V左右的电压降,调反无显示。
5、检查电容C301;C302;C303;是否受热损坏。(如果损坏已变形或烧熔)。
6、检测芯片8316是否击穿: 测量方法:用万用表测量8316引脚,要求1和2;1和4;7和2;7和4之间不能短路。
7、IGBT处热敏开关绝缘保护是否损坏。按键动作不良的检测测量CPU口线是否击穿。
电磁炉下面的油污去除掉的方法如下。
1、电磁炉同其它电器一样,在使用中要注意防水防潮,和避免接触有害液体。
2、不可把电磁炉放入水中清洗及用水进行直接的冲洗,也不能用溶剂、汽油来清洗炉面或炉体。
3、另外,也不要用金属刷、砂布等较硬的工具来擦拭炉面上的油迹污垢。清除污垢可用软布沾水抹去。如是油污,可用软布沾一点低浓度洗衣粉水来擦。
4、正在使用或刚使用结束的炉面不要马上用冷水去擦。
5、为避免油污沾污炉面或炉体,减少对电磁炉清洗工作量,在使用电磁炉时可在炉面放一张略大于炉面的纸如废报纸,以此来沾吸锅具内跳、溢出的水、油等污物,用后即可将纸扔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