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祛湿热。用于湿温发热及湿热泻痢等毛病,能很好的祛湿热,调节体内的湿气。与滑石、白蔻仁、茯苓配合能治愈湿气过重导致的发热;与白芍、葛根、甘草等配合能治愈泻痢;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配合可治愈黄疸。
2、清理湿毒。黄芪对湿热造成的毒气也很有疗效,像疮疡、肺热、咳嗽等属于这类型的病,运用到黄芪有不错的疗效。
3、增强免疫力。黄芪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泡水喝还能补肺固表,有效的增强免疫力。是很多老人家和体弱者都可以服用的中药,且价格也适中。
1、白鼓丁和蒲公英不是同一种植物,二者有区别。
2、外形特征不同:
1.白鼓丁: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叶对生或假轮生;托叶干膜质;花多数,排成稠密的聚伞花序;萼片5,干膜质;花瓣5,小,全缘或2齿裂或具啮蚀状边缘;雄蕊5,近周位,分离或与花瓣合生成管;子房1室,有胚珠多数;花柱细长,3裂;蒴果3瓣裂。
2.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
3、生长环境不同:
1.白鼓丁:喜生于空旷的砂地上。
2.蒲公英: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1、将蒲公英取叶去根,根单独晒干,叶子洗净沥干水分。
2、将根和叶分别切小段待用。
3、铁锅烧热,蒲公英入锅,加水淹过蒲公英,大火炒烧;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4、待蒲公英水份少时小火慢慢翻炒,一定要不停的翻动,争取让每片叶子都均匀受热,直到叶子里的水分全部消失,叶子微微卷起,闻起来香香的即可出锅了。
5、将炒好的蒲公英取少许,加开水,盖上杯盖,泡两分钟。
6、最后甘香醇和的蒲公英茶就做好了。
1、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要治疗内外热毒所导致的疮痈诸症,且能疏淤通乳。但是蒲公英性味苦寒,对于脾胃虚寒、脾阳不足所出现的脘腹疼痛、久泻、便溏等症状是不宜使用的。体质特殊者,易产生过敏反应的人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红疹瘙痒等,这类人应当禁用。
1、功效:
(1)蒲公英泡水喝具有解毒肝脏的作用,具有保护肝脏的功效,能解除肝脏内的有害物质,并且还具有排毒的功效,可有效预防肝损伤,尤其是喜欢喝酒的人群,要经常用蒲公英泡茶喝蒲公英对肝脏有好处,并且也有利于调节肾脏。
(2)蒲公英泡水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能有效预防妇科疾病,可以帮助淡化皮肤色斑,并且能改善毛孔粗大的问题,蒲公英中含有的成分,能改善皮肤瘙痒的问题,而且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蒲公英泡水喝可以很好的去除女性脸上的雀斑。
(3)蒲公英具有药食两用的作用,经常用蒲公英泡茶喝,能降血糖、降血脂,能清除人体内过多胆固醇,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而且还具有净化血液的作用,能够很好的稀释血液里面的废物,经常用蒲公英泡水喝,有多种保健功效。
2、忌讳:
(1)脾胃虚寒者:蒲公英性苦寒之功效,对于阴寒之人非但没有治疗效果,反而会使病情更加严重,某些病人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困乏、面色苍白等症状。
(2)过量使用者:如果蒲公英用量过大或常规用量煎服后,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的胃肠道反应。
(3)过敏体质者:有过敏体质的人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几个人还会出现全身寒冷,面色惨白、嘴唇青紫的过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