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手抄报文字大全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手抄报文字大全
更新时间:2025-05-25 21:05:46

1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手抄报文字大全

1、“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严肃指出了当前餐饮浪费行为的严重程度,明确指出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具体要求。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最关键的是从我做起。

2、从我做起,首先要从思想观念变起。在一定意义上说,“舌尖上的浪费”,就是心间缺乏对劳动的敬畏。如何架通“舌尖”与“心间”的桥梁,是每个人需要深刻思考的现实命题。只有尽快转变“吃是一种面子”“浪费是个人自由”等错误观念,会多一分对“盘中餐”的敬畏。

3、从我做起,就是要从一点一滴、一粥一饭省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自律,那么14亿人口,每人节约一粒米,都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极大数字。换个角度来看,正是 “舌尖上的浪费”,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大概就有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惊人数字背后积攒着多少人的汗水和付出。

4、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贵在平时、重在经常、难在持续。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开始,做一个勤俭理念的传播者,做一个厉行节约的践行者,让勤俭节约之风吹遍中华大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 舌尖上的中国文案

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十任事打手到口,十任事打口到心,中国人延续声为打去对将眼才要孩你和人生看风有的感知道了式,只孩你去上孩点起炉火,端起碗筷,这想成个会子凡的人,我种对声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3 如何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节约粮食

1、精准控制原料采购,节约关口前移,中心食堂就餐人员数量众多、结构复杂,不仅有本单位员工,还有各进驻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及其他辅助人员。为严控每日菜品供应量,首先从控制原材料的采购量入手,原料采购实行总量控制,按每日180人的配菜量作为食材购买的基准。同时差异化荤素菜采购量,按叶菜2.5两/人、荤菜2两/人的指标进行采购。此外,对于不易保存的食材,经加工制作成净菜出售给员工,降低原料浪费。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节约采购食材17%,从原材料采购筑起制止餐饮浪费的第一道防线。

2、多措并举促文明消费,力行“光盘行动”,中心食堂就餐人员多、众口难调,每日用餐人员不固定,如何解决菜品的剩余问题是减少浪费的关键。一方面,中心食堂依据员工饮食习惯,多制作受员工欢迎的菜品,减少因口味不符导致的饭菜过剩;另一方面,每日午餐时间过后,食堂剩余菜品按售价对折出售,以此鼓励广大员工打包。同时在中心大厅、食堂通过视频滚动播放、海报张贴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员工适量点餐、打包剩菜,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

3、个性化打造时尚轻食,推广健康饮食,为满足就餐人员多样化的用餐需求,同时倡导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饮食习惯,中心食堂定期推出低油低脂低糖的轻食。轻食的推出,不仅减轻了菜品的分量,而且也是增加了烹饪方式的多样性,从菜品挑选到制作整个过程上节约食物、防止浪费。同时,轻食采取预约制,按预订量制作,避免因准备过量导致的浪费现象。经估算,轻食的推广,在确保员工营养的情况下,减少了食材采购约5%、烹饪辅料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