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非常简便快捷。很多网络媒体提供大量的信息发布的平台。幼儿园可以开设博客、微博、空间将自己园所的情况发布到网上,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也可以在网上发布一些活动的信息,欢迎园外的孩子参与进来;甚而可以与一些网站合作,开展线下的活动等等、只要敢于想、放手去做,相信网络资源会利用的更加充分,也能够为幼儿园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2、与幼教产业链合作
如今的社会是共赢的社会,很多个体不能脱离全体而独立发展。多个个体联合起来共同做大教育市场,才是发展的根本。幼儿园可以充分考虑与幼教产业链合作。比如可以与麦当劳、 肯德基这样的知名品牌合作搞活动,对方可以提供场地,而园所只需提供好的活动创意和参加人员即可。园所省却场地费、商家得到客流、孩子和家长得到难忘的欢乐记忆,多方共赢何乐而不为呢?
1、家长自己不能有“分离焦虑”宝宝不愿意离开家长,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感情需求,家长过多的关注和感情投入,容易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如果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就开始焦虑担心起来,这种情绪就会感染到孩子。家长要首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要相信幼儿园老师能帮助孩子能适应幼儿园。
2、不要把幼儿园说成严肃的事情有的时候家长会说“再闹送你到幼儿园,让老师管你”,这样的话让孩子产生上幼儿园是一种惩罚,让孩子产生上幼儿园的恐惧。家长要把幼儿园定义成为正面、积极的事物,“长大了终于可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和你玩”等等,让宝宝更好地接受。
3、高兴的和孩子说再见感同身受是情商教育的基础,离别的时候不要苦着脸。送了孩子到幼儿园,不要一步三回头的看孩子,这样的恋恋不舍会让孩子哭闹的更加厉害。
4、准时接孩子如果你和孩子约定好了,什么时候接孩子,那就一定要说话算话。不要迟到,迟到久了会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更加抵触幼儿园。
5、多引导宝宝回忆幼儿园和宝宝聊聊“幼儿园都玩了什么游戏”、“老师带着你做了什么游戏”“有没有被老师奖励啊”。多问一些积极的问题,让宝宝有好的回忆,让宝宝喜欢上去幼儿园。
6、放学多呆一会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较害羞、胆小的性格类型,爸爸妈妈在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可以和宝宝多在幼儿园呆一会,让宝宝给你介绍一下幼儿园。
1、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多讲故事,培养孩子想像力,同时鼓励孩子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以培养他的勇气和表达能力。教宝宝认一些简单的字词、数字和图象等,为入园打下一些基础,使孩子面对老师的提问不会感到太害怕。多让孩子与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他到儿童娱乐城,多接触一些陌生小朋友。告诉他幼儿园的小朋友更多,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了解幼儿园提出的有关教育孩子的具体要求,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的间接经验。
2、鼓励宝宝多交朋友。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有朋友的陪伴,他就不会对大人离开身边的事情念念不忘了。因此平时可以邀请其他的小朋友和其家长到家中来玩,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有条件的单位会安排“幼儿园班车”,帮助接送本单位幼儿。这样的机会更好,孩子们能够结伴上幼儿园,高高兴兴、热热闹闹,谁也不会感到孤独。
3、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不管天气冷热、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如果经常强调客观原因不去幼儿园,会养成孩子怯懦、娇气、任性和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这些行为一旦形成,就很难根除。它不仅会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而且对其性格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长大以后,他会把这些不良习惯不自觉地带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4、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如果入园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孩子还是有强烈的害怕和抵触情绪,父母就要注意了。要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找出具体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一个坚强的孩子。若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暂时不上幼儿园,在家观察。如果家里没人,也可送去幼儿园,但要和老师说明情况,以便老师观察和照顾。
1、健康目标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语言目标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社会目标
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乐意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互助学习,有同情心;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科学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艺术目标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