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谁
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谁
更新时间:2025-05-25 17:21:39

一)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谁

1、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鲁班。从前,有个叫鲁班的人,以手巧闻名,被奉为匠师之祖。行家们对他敬重得五体投地。有一天,一个年轻的木匠漫不经心地走到一个大红门的房子前,举起自己手里的斧子,说 :“我这把斧子,别看它不起眼,可不管是什么木料,只要到了我的手里,用我的斧头这么一搞,就会做出漂亮无比的东西来。”

2、 旁边的人听了,觉得他太夸口 ,就指着身后的大红门说:“小师傅,那你能做出比这扇还好的门吗?”年轻的木匠傲慢地说 :“不是我吹牛,告诉你们,我曾经当过鲁班的学生,难道还做不出这样一扇简单的大门来,简直是笑话。”

3、众人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说:“这就是鲁班先生的家,这扇就是他亲手做的,你真的能做出比这扇还好的门吗?” 那位年轻的木匠不好意思地跑掉了。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二)班门弄斧歇后语

1、班门弄斧歇后语:自不量力

2、拼音:[bān mén nònɡ fǔ]

3、基本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4、词语分开解释:

(1)班门 :行家的门前。

(2)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三)班门弄斧的意思

解释;在鲁班、匠石的门前舞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示例;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二八回)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她乱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他居然在钢琴大师面前炫耀琴技,真是班门弄斧。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明?梅之焕《题李白墓》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表示能力不如人 。

成语故事;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