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它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结合的形式不同,一种是青霉素结合钾盐,一种是青霉素结合钠盐,所以平时选择的时候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特殊选择青霉素钠或者青霉素钾,只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存在高钾血症的话,这种情况肯定不建议使用青霉素钾,如果存在高钠血症的话,肯定不建议使用青霉素钠。另外,如果存在水钠储留,这种情况也建议避免使用青霉素钠。
2、这两种药物作用主要还是青霉素起作用。青霉素主要是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如果是病毒或者真菌感染引起,使用青霉素钠或者使用青霉素钾都是没有治疗效果的。
第一,注射青霉素过敏可以皮下或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毫升。也可采用针灸疗法,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
第二,采用静脉输液,输入5%葡萄糖或萄萄生理盐水,液体中可加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
第三,对血压急剧下降者,输液中加入升压药物如阿拉明或去甲肾上腺素。有条件者可予氧气吸人。使用脱敏药物如注射非那根(异丙嗪)25毫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青霉素的成分,青霉素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世界上首个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
其次还要懂得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青霉素胞膜无细胞壁,所以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
而如果我们患者对自身是否对青霉素过敏的事情不了解,这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命危险。而严重的过敏现象往往出现在作皮试或注射十几分钟内。病人会先感到胸闷憋气,浑身抽搐、头晕、而且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手脚发凉,血压急骤下降,这时候如果抢救不及时,常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在了解了青霉素皮肤过敏怎么办之后,我们要预防过敏,主要是药前,医生和护士必须了解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如果有的话则不能使用,若果没有再注射之后的二十分钟,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
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后,首先要迅速判断可能的致敏药物,并迅速阻断患者继续接触过敏药物。已经明确为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不宜再做青霉素皮试试验。应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恢复后要注意药物多价过敏、交叉过敏等情况。
过敏性休克病例抢救:患者平躺,监测生命体征(血压等),保持液体通道,进行吸氧。先要设法升高血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再次给予;根据需要可给予升压药物。);喉头水肿者,应先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量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纠正酸中毒等药物进行治疗。
轻症病例处置:如皮肤瘙痒、单侧的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轻度的发疹型药疹等,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必要时给予小剂量的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重症病例处置:如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松解症、重症多形红斑等,合并内脏损害、病情复杂、严重者,须进行积极、全面抢救。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内脏器官功能、水电解质平衡,采用支持疗法、预防感染。根据病情需要,可以给予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