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小面积的起砂,可以用纯水泥浆罩面的方法进行修补。对于比较大面积的起砂,可用108胶水泥浆进行修补。如果起砂严重,最好进行翻修处理,将原有的面层进行清除,重新进行面层的铺设。
2、工地上常常使用界面剂搅拌水泥进行涂刮,希望将起砂部位覆盖,事实上这样不会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情况干燥后表层又会龟裂,剥落,大面积起壳。这是由于基层未处理好的原因,基层起粉,想通过覆盖达到修复的效果是完全错误的想法。
1、基层施工
基层施工对总体工程施工质量有较大影响,但是由于基层施工是在地面进行的,因此极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如果基础施工的强度和致密性不足,在以后的施工和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甚至开裂,从而导致工程中的各种质量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满足以下条件,混凝土的基本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需要控制无集料混凝土垫层的厚度,需要提高地基的基础密实度。
2、跳仓浇筑施工
在浇筑和凝结混凝土期间,温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大。 当施工人员浇筑大面积混凝土时,凝结阶段通常不会大面积凝结,就不会有较大的裂缝。
但是,这显然与当前的施工不符,要求我们采用跳仓的方法浇筑混凝土,并在实际工作中控制其施工质量,以确保其施工质量。
3、地面分割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面分割技术是重要的施工环节,尤其是在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项目的建设中,地面分割的运用技术可以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经过实践分析,通常在模板安装完成后24小时后浇筑混凝土。在此阶段,施工人员可以将超大面积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分为几块小单元混凝土地坪。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浇筑,还可以避免混凝土凝结阶段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
4、滑动能量释放层设置技术
考虑到混凝土基础层和表层都是混凝土,为了减少在外部约束力下混凝土内部应力的释放,减轻基础层和表面由层之间的能量释放引起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尤为重要。
通常,在浇筑混凝土表层之前,在基础层上铺一层塑料膜,以达到减小基础层与表层之间的滑动阻力并减小外部约束力的目的。
6、加强养护
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需要潮湿的环境。 潮湿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并提高抗裂性。 另外,潮湿养护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干缩湿胀”特性,减少了混凝土浇筑初期收缩裂缝的几率。
1、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有很多种,施工,材料,浇筑,养护等等,如果没有正确做好的话,很容易出现裂缝。
2、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3、模板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4、模板在浇筑前淋水不足,过分干燥,浇筑后因模板吸水量大,导致混凝土收缩,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1、要及时的巩固,以免出现问题,模板拉子外露。支模时为保证模板位置,而内外模板间设撑子和拉子,拆模后拉子露出是正常的。这实质不是墙的钢筋外露,而是模板筋外露,剪断,抹灰盖严即可。
2、砖墙挂网局部外露,剔开、清理后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抹好即可。
3、主筋外露,多是振捣不实或模板紧贴钢筋所致。对振捣不实者,应将疏松部分彻底剔除、冲洗干净后,在此处支模,模上部开斜浇筑口,浇混凝土,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将倾斜于立模外的混凝土凿除,保证原设计尺寸;对支模错位没留下保护层者,只有补浇保护层一法。
1、c3o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为C30的混凝土。关于混凝土根据相关规定,将混凝土分为C15,C20,C25,C30等14个等级,而评定等级的标准就是它的抗压力能力。
2、而c30混凝土就代表它能抗住30pa的压力,而它的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会造成巨大影响。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的主体材料,不同的建筑会采用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有些黑心地产商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劣质混凝土,造成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