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孩子充分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使孩子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学习活动。
2、保持好心情:大脑中负责注意力与情绪的部位接近,“情绪会直接影响注意力。”成年人如果情绪低落、烦躁、沮丧,就很难集中精神,孩子也是。因此,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帮他们排解抑郁,孩子的学习才更有效。
3、营造适合读书的环境:整齐的环境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比如把书桌、书架整理干净,玩具收好;房间尽量不要有计算机、电视、电话;文具准备齐全,不要临时东翻西找等。父母也不要变成“干扰源”,例如在门外大声说话、走动、电视声音太大,或一直探头“关心”孩子写功课的进度等。
4、生活学习都定计划:注意力不足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帮忙建立规律的生活,例如起床、读书、睡觉的时间都可以固定下来,周末可以稍做调整。也可以协助孩子定学习计划,每做完一项就打勾。定计划可以让孩子知道今天有哪些事要做,看到勾勾愈来愈多,孩子也会有成就感。
5、找到最佳学习时间:每个孩子学习的黄金时间段都是不同的,家长们可以观察孩子在哪个时间段的学习效率高,作为他的最佳学习时间,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逐渐延长专心时间:如果孩子只能专心10分钟,家长可以鼓励他“要不要再延长5分钟”,慢慢可以延长到15、20分钟。可在书桌前放定时器或闹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定力”。
1、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各方面我这个学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将来,我要更加的努力;在学习上要提高成绩,纪律上勇坐标兵;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学生。
2、感谢老师一个学期的辛苦培养,我将继续努力成长。
3、时光荏苒,转眼间二年级生涯以接近尾声,今天的我,再不是初来乍到的小孩子了,现在的我,早已经大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
1、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2、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