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驴打滚可以放冰箱,但还是要尽快吃完。驴打滚应密封避光保存或低温保存。年糕和其中的豆沙变质速度很快。保险起见,可以加热后,放凉了再吃,宜挑选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的驴打滚。驴打滚热量比较高,多吃会发胖的,适量即可。
2、驴打滚直接食用。注意的是它比较糯,肠胃不好少吃,睡前不要吃,吃后要活动。驴打滚用保鲜膜敷一层放冰箱保鲜起来会更好,用保鲜膜裹上,第二天吃的时候就不会硬。
1、夏季气温较高时,常温下保存的驴打滚最好在1-2天内食用完,制作驴打滚的材料并不耐放,时间放久了容易变馊。在冬天低温环境下,驴打滚可存放3-5天,但是放久了的驴打滚容易变硬,最好在微波炉中稍稍加热软化,再裹上一层黄豆面食用。
2、驴打滚怎么做
主料:糯米粉200g、粘米粉60g、蜂蜜60g、色拉油40g、清水400g。
辅料:红豆沙适量
(1)将水磨糯米粉、粘米粉混合均匀,倒入蜂蜜、色拉油混合;
(2)慢慢加入清水,将面粉调成浓稠的糊状装入大碗,入蒸锅中蒸熟(大概40分钟左右);
(3)蒸熟后放凉至不烫手;
(4)装入保鲜袋反复揉至面团组织细腻(客厅和厨房的光线不一样,拍的颜色不一样);
(5)放在案板上,擀成大簿片;
(6)用剪刀剪掉保鲜袋底边,然从中间剪开;
(7)涂满红豆沙;
(8)由一边开始卷起;
(9)卷好后,在黄豆面上滚一下,切成适中的大小装盘即可。
1、主要内容:宋妈的丈夫,一个好吃懒做的赌徒,宋妈生下一双儿女后,就去了林英子家做奶妈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儿给送人了,儿子据说是掉到河里淹死了。过了好几年,宋妈才知道,之前宋妈还在一直给她的儿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带呢。几年后宋妈在大雪天又跟了那个丈夫回家去了。
2、驴打滚儿又叫豆面糕,是老北京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成品红、白、黄三色分明。因为最后的制作工序需要裹上黄豆面,就像郊野的野驴撒欢打滚儿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得名驴打滚儿。
3、它还是《城南旧事》的其中一章——《驴打滚儿》。这本书是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