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舍的话剧有《茶馆》,《龙须沟》,《残雾》,《红大院》,《谁先到了重庆》。
2、《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3、《龙须沟》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4、老舍4幕话剧《残雾》写于1939年,取材于重庆的社会现实,剧中的洗局长一面高喊抗战,道貌岸然,一面贪财、好色、弄权,他不仅利用职权玩弄女性,还与汉奸勾结。为其窃取情报,后来事败被俘,使他身陷囹圄。他不得已供出了女汉奸,而此时这位神通广大的女子,却公然到一位政府要员家中赴宴去了。
5、《红大院》:剧作家老舍编剧,夏淳、柏森导演:的戏剧。这个戏,以北京“大杂院”的生活为题材,写出了北京小市民层在整风中的变化。
6、“大杂院”是北京市民所熟习的。过去,北京这种大杂院是很多的,它适合于小市民的薄弱的经济能力和各自为政的生活方式。其中,个休劳动者、手工业工人占大多数。他们并不属于同一个集体,但是住在同一个大门里,这就造成了大杂院生活的复杂性。另外,大批的“家庭妇女”是生活在大杂院里面的。
7、《谁先到了重庆》共有四幕,内容为主人公吴凤鸣帮助弟弟凤羽逃出北平沦陷区去重庆参加抗战,自己则留在北平刺杀日本军官和汉奸。最后以身殉国。牺牲前说,“还是我先到了重庆”。在这里,重庆已成为抗战的中心和精神的象征。一颗心先到重庆,就是为抗战献身。
1、《面子问题》
从1939年春天老舍在4、5年的时间内将创作的重心创作上,先后写出了多幕话剧,《面子问题》创作于1941年。3幕话剧《面子问题》写一群国民政府的小官僚和公务人员蝇营狗苟,置抗战事业于脑后,各自为着“面子问题”吵闹。《面子问题》在重庆演出时由应云卫担任导演。
2、《龙须沟》
幕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剧作完成于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焦菊隐导演。
《龙须沟》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3、《西望长安》
1956年首版的内容说明如下:“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会的时候,公安部长罗瑞卿同志在他的发言中介绍了一个反革命大骗子的活动史。这个政治骗子从1951年起,四年当中跑过十几个城市,闯过十几个重要机关,而且钻进了共产党内。
不但冒充了战斗英雄,而且在我们的国家机关内窃踞了重要职位。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事件,对我们是个极为辛辣的讽刺。《西望长安》这个剧本写的就是这件大骗局和它被揭露的经过。
在舞台上也正如在生活中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个事件得到教训。这个剧本曾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现经作者作了初步修正出版。
4、《残雾》
老舍4幕话剧《残雾》写于1939年,取材于重庆的社会现实,剧中的洗局长一面高喊抗战,道貌岸然,一面贪财、好色、弄权,他不仅利用职权玩弄女性,还与汉奸勾结,为其窃取情报,后来事败被俘,使他身陷囹圄。
他不得已供出了女汉奸,而此时这位神通广大的女子,却公然到一位政府要员家中赴宴去了。老舍的喜剧,意在拂去笼罩在抗战形势下的“残雾”,把讽刺的锋芒直刺腐朽的统治。剧中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俏皮。1939年11月,该剧由怒吼剧团在重庆首演。
5、《谁先到了重庆》
《谁先到了重庆》共有四幕,内容为主人公吴凤鸣帮助弟弟凤羽逃出北平沦陷区去重庆参加抗战,自己则留在北平刺杀日本军官和汉奸,最后以身殉国。牺牲前说,“还是我先到了重庆”。在这里,重庆已成为抗战的中心和精神的象征。一颗心先到重庆,就是为抗战献身。
1、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1、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
2、《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