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徐志摩最好的十首诗
徐志摩最好的十首诗
更新时间:2025-05-25 08:11:56

(1)徐志摩最好的十首诗

1、 徐志摩最好的十首诗是:《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我有一个恋爱》、《生活》、《他眼里有你》、《秋月》、《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雪花的快乐》。

2、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2)徐志摩简介

1、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

2、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3)徐志摩简介及作品

1、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2、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

3、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4)沙扬娜拉徐志摩赏析

1、这首诗是“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徐志摩先生1924年随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问日本时所作,这是在他与一位日本女郎分别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精品佳作。诗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诗句,虽然没有具体着意描绘日本女郎美丽姣好真实的容貌姿态,但却把玉洁冰清光彩照人的水莲花借代来以物喻人,出神入化精妙妥帖地呈现出日本女郎那娇柔美丽,温婉含蓄略带羞涩神姿丰态。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花喻人,尽显风流。这样描墓借喻似乎能让读者想象感觉到一位貌美如花冰肌玉骨的日本女郎,她头上发善高束,身穿漂亮华美和服衣冠楚楚、美丽动人、享亭玉立的站在读者眼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描写的艺术手法不仅拓展延伸了读者驰骋想象的思维空间,使读者产生无尽美好的遐想,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诗的后句“道一声珍重”句的重叠往复,还有“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表达出作者和日本女郎告别时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别愁离绪,感情真挚丰沛,“珍重”、“忧愁”俩词中饱含着千言万语不忍割舍的情结,使得这种“自古多情伤离别”的忧伤情调跃然纸上,感人至深。最后一句用日语“沙扬娜拉”说的“再见”,更使日本女郎充满血肉逼真的形象再次呈现,不但充满异国情调,而且深化突出了诗的主题内容。

3、原文: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