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最初的以转变正反手握拍练习开始,不断提升自己击球稳定性,握拍转换的熟练度提升明显,原先只能对墙打不多个,直到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正反手轻打,球始终不掉,曾经无聊的数过至少1000个没掉过,正手打累了打反手,或是正反手交替打。
2、随着熟练度的提升,对于平抽挡的要求开始提升了,找不到人练习,对墙的平抽练习就显得尤为方便了。握拍基本以反手为主,拇指可以试着顶宽面和侧棱,来体验2者的差别。定点打网高的平抽需要一定的手腕和手指的发力协调,打过一段时间后,对于出球的高度和准度都会有明显的提升。期间可以尝试切放、停顿、轻打、重抽等等不同的手法。
3、。击球的高度在门框以上,要不打不起来,手肘基本是始终抬着不下来的,因此如果是10分钟的正常练习,右手的三角肌的酸爽会让你连拍子也举不动。对高点轻打练习,小臂手指即可,手腕不要加太多力,要不控制不好落点和轻重。
4、想要在低点位的抽球练习,发力是个问题,抽一米以上的位置还是比较容易的,现阶段是在80~90公分,据说高手的抽球控制在50公分左右,几乎是贴着地面了,没有一定的反手抽球的力量,球根本不会弹起来。大发力的抽球要借用手臂的外旋和拇指的顶侧棱的力量了。虽然还不能达到高手的水平,但是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5、有时还会对墙练习搓球,搓的高度控制在差不多网的高度,搓的球略有点小抛物线,超过高度弹下来继续搓,开始可能球会乱跑,慢慢会根据自己的意图走,注意搓球的功架一定要把住,反手搓球要简单很多。
6、有时抽的手酸了,没事还会练习一些身后对墙接球,也是提升下球感。抽2个中间的,抽一个左手的,弹回来后右手身后接球。
1、肩部拉伤。
在打完羽毛球后,肩膀感觉很痛,有的甚至整个肩膀都无法抬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肩部拉伤。在打球时没有用对方法和肌肉力量不足,大力扣杀都是会导致肩部拉伤的。
2、造成网球肘。
打球后肘关节疼痛,就是打球的时候造成了“网球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反手动作不顺畅、但还是使劲打的结果。
3、容易膝关节劳损。
打羽毛球是一个用膝比较多的运动,作为经常吃劲的关节,如果膝盖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就会慢慢造成劳损。
1、双打接发球员的同伴去接发球或被球触及;
2、球落在球场界限外;
3、球从网孔中或网下穿过;
4、球不过网;
5、球触及天花板或四周墙壁;(这一条中,如果球场天花板过低,可以双方商定球触及天花板属于违例或重发球);
6、球触及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7、球触及球场外其他物体或人;
8、过网击球,即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击球者所在的球网一侧;
9、触网,即运动员的球拍、身体或衣服触及球网或球网的支撑物;
10、球员的球拍或身体从网上侵入对方场区(击球者在本方击中球后,球拍可随球过网);
11、球员的球拍或身体从网下侵入对方场区导致妨碍对方击球或分散对方注意力;
12、妨碍对方,阻挡对方紧靠球网的击球(即放往后在网前高举球拍阻碍对方挑起高球);
13、比赛中,运动员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的任何举动,如喊叫、故作姿态等;
14、拖带,即击球时,球停滞在球拍上,紧接着被拖带抛出;
15、连击,即同一运动员两次挥拍,且连续两次击中球;或同方两名运动员在一次回球中连续各击中球一次;
16、球触及球拍后继续向后场飞行。
1、打羽毛球是可以帮助减肥的,如果要减肥的话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少吃,二是多动。
2、首先,打羽毛球比较简单,相对来说羽毛球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不多,如果不追求比赛级别水平的话还是挺好上手的。
3、剧烈性强,除了单打,还可以混合双打,这一点要比单一形式的跑步和跳绳的要丰富一些,也更容易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