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历史 >鸦片战争简介
鸦片战争简介
更新时间:2025-05-24 23:26:33

①鸦片战争简介

1、鸦片战争,又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是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1839年9月4日)至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期间,清朝和英国因为港脚商人以飞剪式帆船在广东沿海武装公开贩运鸦片而爆发的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道光十九年 (1839年) 清帝国钦差大臣林则徐奉道光皇帝圣旨于广东东莞收缴鸦片,先于虎门销烟,接着道光帝下旨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国门而发起战争。战争以英国远征舰队炮击广东九龙为起点,最后以清朝失败,及以签订《南京条约》告终。这场战争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主权和经济等都遭到了破坏。但也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也带来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鸦片战争的原因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扩大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了掠夺生产资料和开拓海外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鸦片战争(Opium War),即第一次鸦片战争(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③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