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2、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3、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激趣导入:我采用让学生听音乐找课题的的方法导入,目的在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出示课题:在音乐中找到课题,并出示课题,相机教认几个生字。先解决课题上难读的字,再让学生自主读一读课题,对课题有一个初步印象。在教认“井”字时提及学校的井,让学生从身边有的事物去理解课文里的事情,并为下面提出问题做好铺垫。
3、初读课文:在自主初读课文以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自由读课文的设计,同样也是让学生对课文先有个整体认知,发现自己不会的地方,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齐读的过程,是为了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的认知情况,便于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重点读:课件出示课文中较难的词语让学生重点多读几遍,对学习课文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也解决学生一些不会读的字。
5、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过程中,先出示问题,便于学生找到段落重点,交代清楚故事背景。因为现在的学生对革命时期的历史情况不是太了解,认识领袖毛主席就成为了第一自然段乃至整篇课文教学的难点,我在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图片、音乐、讲解、提问等全方位的让学生感知体会,认识本课的主要人物。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毛主席的伟大,对朗读全文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情感才贴切让学生有一个认知。
6、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以后,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与认知已经形成,在二、三段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就转变为朗读细节的处理与理解课文。我的设计是通过让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关键句子,讲解不理解的词语和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意。最后提出导入时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7、回归课题: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抓住中心,完整的理解课文,并让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我采用了课件出示词语以及对词语的解释,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饮水思源”的意义。并通过孩子们喜爱的喜羊羊一角提示学生:“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会被笑话的”从而让学生从小就懂得“感恩”。
8、小结:这一环节是一个拓展的环节,从感恩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前辈开始,细化“感恩”一词,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从而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意识。
紫水晶含有很高的能量,与七轮系统中的眉轮相对应。因此可以促进脑细胞的活动,是大脑运转的更快,从而开发智力,帮助思考,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提高睡眠质量。对于需要长时间动脑的朋友比如学生、上班族等,非常适合天然紫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