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爱迪生为发明而读书。为了发明“白炽灯”,他曾翻阅图书馆有关各种书刊,作了9万页笔记。他为了发明一种新型号的打字机,从图书馆借来了有关的书刊资料,共有3尺厚。
3、他只用两三个晚上就钻研完毕了。他不可能在两三个晚上从头至尾一字不翻地钻研完毕这3尺厚的书刊。他只是搜集与他发明新打字机有关的部分,其余部分则pass。
4、爱因斯坦说,他只吸取、抓住把学习和研究引向深人的东西,而把一切偏离要点而使头脑负担过重的东西统统抛掉。他说,凡是书上有的,他都不记,只记书上没有的。这就是将书中不能引向深邃知识的东西统统pass。
5、华罗庚也如此。他看一本厚厚的书,别人要花十天半月,而他一两个晚上就看完了。当然不是拿起一本书,从第一个字读到末尾一个字。他拿到书以后,要躺在床上想一想,自己问自己:要我写这本书,怎样写。
6、想过以后,再拿起书来读,凡自己过去已钻通了的部分,都Pass,过去。只看自己没有钻与没有钻通的部分。他认为一本书提供的新东西,往往就那么一点,只看这些有新东西的部分。对已知部分则不必字字细看,很快跳过去,绕过去,pass过去。
1、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2、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3、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4、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5、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6、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7、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8、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9、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2、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朱熹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