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宫保”,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丁宝桢是“宫保鸡丁”的发明者。 一说: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
2、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1、准备一块儿鸡胸脯肉,将鸡胸脯肉切成丁放在碗里,放入适量的盐、胡椒粉、葱、料酒将鸡胸入肉腌制一下。
2、准备一根黄瓜,将黄瓜切成丁,准备一颗红椒,将红椒切成丁,准备好待用。
3、将锅里倒好油,放入适量的葱,将鸡肉倒入锅中,慢慢炒,炒鸡肉的时候为了鸡肉比较嫩,一般是油还没有完全热的时候就可以放入鸡肉了,而且小火慢慢炒,要不然鸡肉会老,就不好吃了。
4、将鸡肉盛出来,到点油,将准备好的红椒倒入锅中翻炒。
5、红椒稍微有点软之后就将鸡肉倒入锅中,放入适量的酱油。
6、然后放入准备好的黄瓜,炸好的花生米,翻炒,放入适量的盐、糖就可以出锅了。
1、将葱,姜,蒜切片。
2、选新鲜的鸡脯肉切成1cm见方的小块,加入胡椒粉5克,一个鸡蛋,料酒10克,淀粉20克,抓匀腌制15分钟左右。
3、锅内下20克色拉油,大火将油烧至7成热(即油面有青烟大量上升时为7成热)放入鸡脯肉丁,大火翻炒,待肉色发白,肉熟后,盛出备用。
4、锅内下15克色拉油,大火将油烧至7成热(即油面有青烟大量上升时为7成热)放入干辣椒8克,豆瓣酱30克,放入葱姜蒜片,爆出香味,继续翻炒2分钟。
5、放入料酒10克,盐1克,醋5克,白糖10克,鸡粉3克,老抽10克,生抽10克,大火翻炒。此时放入炒好的鸡肉脯丁,转大火翻炒。
6、最后放入油炸花生米50克,翻炒均匀。
1、鸡胸肉用刀背拍一下,切成大拇指甲大小的丁,葱切段,用料酒、食用油、白胡椒粉和淀粉腌渍十分钟入味。
2、锅里放油,七八成热下鸡丁炒至变白,放入干辣椒、葱和花椒炒出香味。
3、放入豆瓣酱,大火炒至粘稠干松后关火,拌入花生米即可。
1、清朝山东巡抚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命家厨将“酱爆鸡丁”改良为辣炒,开创了一到以鸡丁、红辣椒和花生米爆炒而成的佳肴,这本是丁家的私房菜,后人尽皆知。丁宝桢为官刚正不阿,死后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为纪念丁宝桢,所以这道菜命名为“宫保鸡丁”。
2、鸡腿切刀剔骨,把鸡肉切成一、二厘米的鸡丁,依次加入料酒、盐、蛋清、生粉拌匀。
3、葱、蒜、姜切片,油温烧至五成,鸡丁下锅过油,加油煸炒,放入胡椒酱、葱姜蒜、干胡椒和花椒。
4、爆炒鸡丁,倒入酱油上色,加水炒制,放入糖、盐、醋调味,放花生米快速翻炒,盛出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