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释: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2、《杂诗》
东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释义: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5、《书院》
宋代: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
释义: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即便书的 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1、意思是:睡得很少,察觉枕头转动,然后起来读书。
2、出处:《夜航船·文学部·勤学》。
3、原文:司马光常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即起读书,学无不通。
4、译文:司马光常以圆木作为警示自己的枕头,睡得很少,察觉枕头转动,然后起来读书,学什么都能通透。
1、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2、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3、如果想使你的精力变成闪光的才能,就必须有勤劳的手脚和智慧的头脑。
4、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5、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6、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1、一本经书看到老——墨守成规
2、玉帝的手书落人间——泄露了天机
3、玉皇大帝讲天书——空谈
4、远地得家书——陡增欢喜
5、赵括徒读父书——纸上谈兵
6、赵五娘写家书——难字当头
7、中山狼出了书袋子——凶相毕露
8、作家的书包——里面大有文章
9、扒灰头讲礼书——说里不走理
10、不听曲子听评书——说的比唱的好听
11、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着哩
12、代别人写情书——不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