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文化 >中秋节的由来50字
中秋节的由来50字
更新时间:2025-05-24 12:12:53

一)中秋节的由来50字

1、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3、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文章

1、中秋节:有人喜欢吉祥如意的春节,有人喜欢粽叶飘香的端午节,可我却最喜欢欢乐的中秋节,因为过中秋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团圆。

2、说起中秋节,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传说嫦娥因偷吃了仙丹而变为神仙,只能奔往广寒宫,她十分后悔,要求重新返回人间,与亲人团聚,可玉帝就是不同意,在嫦娥的哀求下,终于答应在8月15这天,可以与亲人相见。

3、我们今年过的中秋节可热闹了!我和爷爷一起摆上晶莹的葡萄,小灯笼似的的柿子,还有像牛角一样的老菱,早已准备好的茄饼、藕饼,苏式月饼更是少不了。爷爷点上檀香,青烟阵阵,遮住了明亮的月亮,顿时,我感觉真的好美。

4、我们又开始了机智问答。妈妈先问:“描写中秋的诗句有哪些?”“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立即反应道。妈妈又问:“中秋节的习俗是从什么朝代流传的?”“唐朝!”我立马反应过来。“真棒,奖励一个月饼给你吧。”

5、在我们说话间,明月升了起来,月亮像一个大玉盘,边缘还有一圈光晕,嫦娥的身影在里面晃动,我忍不住惊呼起来:“月亮太美了!”今年的中秋节真欢乐呀,我很开心。

三)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1、玉兔捣药,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2、吴刚伐桂,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四)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内容

1、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2、“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

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5、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6、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7、唯到中秋节,人月两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