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氧化钠是碱性物质,因此可以干燥碱性气体和中性气体。又因为能与酸性气体反应,应此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2、酸性气体:CO2(二氧化碳)、Cl2(氯气)、H2S(硫化氢)、NO2(二氧化氮)、HCl(氯化氢)、SO2(二氧化硫)等 ;碱性气体:NH3(氨气);中性气体:N2(氮气)、O2(氧气)、H2(氢气)、CH4(甲烷)、CO(一氧化碳)、NO(一氧化氮)、稀有气体等。
3、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4、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3。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39.997。
5、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1、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电离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为碱性
NaOH=Na+ + OH-。
2、氢氧化钠溶解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氢氧化钠的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扩散,分散到水中,这个过程吸热。
第二步,这种离子分别与水分子水合,形成水合离子,这个过程放热,并且放出的热远大于第一步吸收的热。所以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升高。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 NaOH + HCl = NaCl + H2O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 NaOH + Ca(OH)2≠
(3)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硝酸钙等其它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 原理:碳酸钠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Na2CO3 + Ca Cl2 = CaCO3↓ + 2NaCl
1、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会反应。三氧化硫是硫酸的酸酐,是一种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会和氢氧化钠这类碱发生反应。发生的反应应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OH+SO3=Na2SO4+H2O
2、当SO3过量时的反应式为:NaOH+SO3=NaHSO4。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Cu(OH)↓+NaSO;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u2++2OH-=Cu(OH)↓
2、反应原理: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原理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