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晨必盥,兼漱口。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
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
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
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
倘掩饰,增一辜。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
人有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
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
抱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
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无言。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
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
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
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2、赏析
《弟子规》全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详于道德教育。
1、背诵《弟子规》不能死记硬背,是讲究一定的方法的,要结合着理解它的意思,理解了也就很容易记住了。
2、首先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没有生字,如果有生字那读起来肯定不顺畅,所以要首先将稳中的生字都消灭掉。
3、然后看它的释义,即这句讲的是什么意思,要有个直面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1、冬温夏凊 dōng wēn xià jìng成语解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1、《弟子规》是一本教人怎样做人、学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书。近学期,我校掀起了学习诵读《弟子规》的热潮,关于《弟子规》的各种活动也广泛开来。
2、我在开始时觉得学习《弟子规》枯燥无味,我想:难道我们还学习古代人跪来跪去吗?但是,经过后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热情,我被感染了,也加入了学习诵读《弟子规》的行列中。在《弟子规》中,我最为喜爱的是“信”这一内容,讲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去的话,诚信为先;欺诈别人或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一种美德,只有拥有想、诚信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3、还有一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接近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渐疏远退却了。相反,那些正直诚实的有德之士,就会逐渐成为好朋友与你亲近起来。
4、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5、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6、同学们,晏殊的这则故事不就是大家应当学习的典范吗?我们缺失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同学们,诚信是金,它是一艘能够驶向希望与快乐的航船,它是一个能扇动我们伟大理想的风筝与翅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学,不要犹豫,拿起《弟子规》,跟着我一起去享受诚实守信带给我们的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