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杂即羊下水,把羊头、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大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小吃,做法有很多种,可汤可菜。
2、羊杂汤:材料:羊心、羊肺、羊肚、羊肠各50克。
3、调料:羊肉汤、葱丝、姜末、姜片、蒜末、蒜瓣、大料、花椒粒、盐、醋、料酒、香菜末、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4、做法:羊心、羊肺、羊肚、羊肠分别洗净。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烧沸,放入羊杂,加入花椒粒、大料、葱丝、姜片、蒜瓣、盐,煮至羊杂九成熟后捞出,沥干,切小块。
5、炒锅中倒入羊肉汤,放入羊杂、姜末、蒜末、料酒、盐,大火烧沸后改小炎,撇去浮沫,加入醋、味精,待羊杂熟透,加入胡椒粉、香菜末搅匀,即可出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辣椒油、豆腐乳等。
1、糙米、胚牙精米、小米、小麦皮(米糠)和麦粉(黑面包的材料)等,根菜类和海藻类中食物纤维也较多,如牛蒡、胡萝卜、四季豆、红豆、豌豆、薯类和裙带菜等。膳食纤维是植物性成分,植物性食物是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来源。
2、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部分常见食物原料中膳食纤维的含量状况为:小白菜0 .7%、白萝卜0 .8%、空心菜1. 0%、茭白1 .1%、韭菜1. 1%、蒜苗1. 8%、黄豆芽1. 0%、鲜豌豆1 .3%、毛豆2 .1%、苦瓜1 .1%、生姜1 .4%、草莓1. 4%、苹果1. 2%、鲜枣1 .6%、枣(干)3 .1%、金针菜(干) 6. 7%、山药0 .9%、小米1. 6%、玉米面1 .8%、绿豆4 .2%、口蘑6 .9%、银耳2 .6%、木耳7 .0%、海带9 .8%。
1、牛杂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叶、牛肠等。
2、牛杂,又称“牛杂碎”,是牛内脏的统称,是发源于老西关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据说,上古一位大王在先农坛亲耕祭祀农神时,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当地百牛杂姓饥谨,立即下令屠宰亲耕的牛,将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叶、牛肠等放入锅中。百姓食后醇正鲜美,味道甚好,至此流传下。
1、五谷豆浆的用料包括传统的黄豆,以及玉米、小米、黑米、荞麦、燕麦、红豆、高粱、绿豆等配料,是将五谷杂粮用水泡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五谷豆浆营养非常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
2、五谷豆浆是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动肪硬化、缺铁性贫血、气喘等疾病的理想食品。五谷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
罐头食品,包括腌制,糖制等;蜜饯,果脯,肉脯类;冷冻类产品;保鲜类产品;脱水干制类产品。加工食品指运用工业制造的流程和化学配方来制造的食品。整个加工食品工业,完全运用工业制造的流程和化学配方来制造食品,为了让味道更好,便添加增鲜剂、味精或其他提高口味的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