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据《史记》等记载,系孔子删定,近人多疑其说。其中民间诗歌部分,相传由周王室派人搜集而得。称为“采风”。《诗经》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2、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先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在农桑耕稼、狩猎放牧的劳动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用歌咏、舞蹈、弹奏等来抒发他们美好的情感。于是,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就广泛流传下来。
3、古代帝王每当举行祭祀等国家大典时,各诸侯国之间进行会盟时,都要弹奏庄严、壮美的音乐。因此,宫廷中专门配置了负责诵诗、奏乐的人,这就是乐师。乐师们既要从民间搜集各地的歌谣,进行筛选、加工后献给君王,又要自己创作适合宫廷需要的各种歌曲,并加以汇编、保存。
4、东周时期,各国的乐章通过交流或进献,最后都集中到周王室,统一由太师掌管。这些来源不一的诗作积累多了,经过整理润饰,最后汇编成册,华夏民族的第一部诗歌集就在这些周王室的乐师手中诞生了。
1、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是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编著的《汉书》(又称《前汉书》。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1、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在新光大戏院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2、《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蝴蝶等主演。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凌辱,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
1、我国第一部字典《尔雅》。第一部字典性质的《尔雅》的这个名称它很明显就明确了字典的功能。
2、之后,大约在公元30年-124年,汉朝许慎编写《说文解字》,创立了六书理论,制定了中文字部首的基础,是字书中的佼佼者。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字书之一。
3、《尔雅》是辞书之祖。《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