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生活 >小雪节气简介
小雪节气简介
更新时间:2025-05-25 03:39:16

(一)小雪节气简介

1、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

2、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

(二)小雪节气的由来

1、小雪节气,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反映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后来经过历代的变革,节气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该节气进入的时候,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其实在一些南方地区,还不会太冷,北方感受最为明显。

3、小雪节气来了之后,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同样南方地区也不会有很明显的降温浮动,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这个节气之后,你会呼吸到寒冷的空气。

(三)小雪节气的内容

1、小雪的由来

从气象学角度讲,每年太阳运行到黄经240度时,这天即为小雪。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日-23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2、小雪的气候特征

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并且夜冻昼化。而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3、小雪日期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2.36,20世纪=23.08。

举例说明:2018年小雪日期=[18×0.2422+22.36]-[18/4]=26-4=22,11月22日小雪。

例外:197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4、小雪风俗:

(1)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瞭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瞭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2)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瞭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3)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四)小雪节气的口号

1、风漫卷,黄叶飘落离枝头,送来快乐去烦忧;雪轻扬,万里江山白如玉,幸福来临苦难去;人安乐,美酒在手赏雪景,美好生活乐无边。小雪到,欣赏冬日风光,拥有快乐心情,保持身体健康,享受幸福时光!

2、小雪时节到,祥瑞的雪花飘向你,吉祥满屋;喜悦的雪花飘向你,欢喜连连;平安的雪花飘向你,福寿安康;情谊的雪花飘向你,笑口常开。愿你天天开心哦!

3、小雪时节雪花飘,片片飘入你怀中。送来祥瑞身边绕,万事吉祥如意到;送来心情无限好,美景当前多美妙;送来福寿和安康,幸福生活少不了。小雪到,祝你开心每秒!

4、小雪收葱,不收就空,烦恼去无踪。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幸福来跟踪。小麦冬灌,保墒防冻,健康在其中。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温暖在心中。

5、牵着你的手走过冬季,再冷的天心里也会温暖;依偎在你的怀抱里感受幸福,再多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有你的日子,快乐就在我的身边。小雪到了,祝愿老公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季。

(五)关于小雪节气的资料

1、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起点于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位于赤纬-20°16,到达黄经240°。“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动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的知识体系。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