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真的有嫪毐。嫪毐[lào ǎi](?―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之母赵姬的男宠。受秦国丞相吕不韦之托,假扮宦官进宫,与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赵姬私通,倍受太后宠信,被封为长信侯,与太后私生两子,并自称秦王嬴政的“假父”。
2、帝太后赵姬(?—公元前228年):真实姓名失载,“赵姬”这一称呼、始见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所以史学家也依此称呼她为赵姬。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秦庄襄王的王后,生在当时的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太后”。
1、宋江起义是北宋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其事迹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
2、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今山东青州),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十二月,徽宗纳亳州知州侯蒙建议,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
3、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阳军(今江苏睢宁),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被俘,起义失败。
4、南宋之后的一些野史,常记载宋江参与征方腊之事。但《东都事略·徽宗纪》将平宋江列在平方腊之后,《折可存墓志》也称折可存在平方腊之后,参与平宋江的战斗。
1、历史上的宋江是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是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宋江的历史原型。
2、公元1119年宋江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与同时期的方腊起义相比,规模要小得多。宋江投降后成为征讨方腊的马前卒。1121年初,宋江率领起义军挺进江苏地区,后被张叔夜设伏。
3、历史争议:宋江是否出征方腊起义军,史学界有争论,多数史学家认为,宋江出征方腊可能性较大。据《三朝北盟会编》等书记载,宋江被招安以后是随童贯征讨方腊的,宋江当时的身份是裨将,和他一同征战的将领有刘延庆、刘光世等人。但是据《宋史》记载,宋江并非被朝廷招安投降,而是战败而降,而且张叔夜仅用千人就打败了宋江,可见宋江的实力不可能被派去征讨方腊的百万大军。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则提出了“两个宋江”论,他表示“五月就擒的宋江乃草寇宋江,而四月到六月平定方腊起义的却是大将宋江。”所以“草寇宋江”和“讨伐方腊的宋朝大将宋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4、宋江的结局据《宋史》记载,宋江战败后向宋军投降,但在海州城一直流传有宋江被张叔夜杀害葬于白虎山中的传说。
1、康熙三十九年是公元1700年。
2、康熙是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清朝使用该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共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