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主义强调,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2、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联结主义之父。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通过饿猫开笼取食实验,总结出关于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强调在开始一项学习活动之前我们要让学习者做好参与学习活动的准备,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事前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练习律强调为了加强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要适当的让学生做练习。效果律强调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奖惩,学生接受到奖励后会增加下一次该类行为出现的频率,反之。
3、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刺激在前,反应在后的行为,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研究的对象。操作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即反应在前,刺激在后的行为,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研究的对象。
1、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人事关系(在读学校)在本省内的中国公民。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1、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笔试一般在每年的3月和11月各举行一次;面试一般在每年5月和次年1月各举行一次。
2、注:具体需要根据各个省份教育厅发出的公告,比如四川是统考地区,但是是一年一次考试。
3、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没有专业限制,非师范生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4、申请人应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5、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报考幼儿教师资格: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 : 专科及以上学历;中学教师资格:本科及以上学历。
2、以上学历要求是统一标准,符合以上学历即可报考,但有的省份对学历要求条件更低,你想要当小学老师,还要继续读下去,必须得达到报名学历条件。
3、考生先进行网上笔试报名,网上笔试报名后,考生需要等待网上审核或参加现场审核(并准备相关材料),待审核通过后进行网上考试缴费,缴费成功即视为笔试报名完成。
4、网上审核的省份,笔试直接网上报名即可,不需要任何证件材料,其中笔试,面试都不需要普通话证,面试合格后的认定才需要,需要现场审核的省份按笔试公告要求的材料准备即可。
1、教师资格证的考取前提:首先,大学本科生需攻读到大三才有资格报名,其次,本科生可报考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但不同的是幼儿园以及小学需要考取两门笔试科目,即“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而初高中需要考取三门笔试科目,即加考一门具体的选择科目内容,如语文、数学等等。而小学是在面试阶段才会选择语文数学等不同类别。笔试考试主要是复习参考书重要知识点以及历年真题,面试需要准备结构化问答以及备课和试讲内容。面试具体的流程是先在候考室等待,然后进入抽题室抽取试讲题目,再在备课室进行20分钟备课,最后进入教室5分钟结构化问答、10分钟试讲、5分钟答辩。
2、备课:有20分钟的备课时间,但是最后至多占用18分钟时间,留至少2分钟大体浏览和构思。备课一定要遵循严格的格式规范,内容一般包括:题目、课时、课型、教学重难点、板书等等。
3、结构化问答:结构化问答一般是电脑随机抽取两个开放性问题,回答时间共计五分钟。答题一定要遵循阳光心态、公平合理、逻辑清晰、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的原则。
4、试讲: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注意控制时长,要有提问学生以及对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鼓励和引导的内容。板书最好清晰简洁明了。注重换位思考,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5、答辩:一般就是对你的试讲内容进行提问,问题一般就是:你为什么设置这一环节?你觉得你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认为你的试讲内容有哪些不足?
6、笔试及面试考试合格后,可以拿到合格证明,还需要进行体检和普通话考试,最终认证拿到教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