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旅游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26 10:50:26

(一)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1、为什么愚公要搬走大山?因为愚公不想绕道走路。不想多走路。是个“懒惰”的人。

2、于是他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不绕道,很快的穿山而过,于是就想到开山修路,开辟一条捷径,一劳永逸。所以他又是一个善于动脑走捷径的人。

3、结果他的这个举动感动了玉皇,玉皇派了两个神仙帮他搬走了挡在家门口的两座大山,愚公以很小的代价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4、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很好地启迪,遇到事情手脚要懒惰一下,先动脑,这也暗合三思后行的成语。思考在先,行动在后。

5、这个启示用机器修理中,那就是遇到故障时,先不要急于动手,先调查一下现场情况,汇集现场收集的各类信息。争取掌握准确的全面的机器信息。结合原理推导一下,分析一下。

6、我们学习一下愚公的做法,不绕道,少走弯路。

7、从掌握的机器资料中推导出和故障现象相一致的几个故障点,在这几个故障点中,再分析出最可能发生的一个故障点,最接近我们分析的一个故障点。

8、再根据机器维修的基本方 法:由简到难,由外及里的原则。再结合我们上面分析出最可能的故障点,做出维修方案,和一个备用方案。

9、这样做不但节约了维修时间还避免拆除了不必要拆除的部位。并且条理清楚,思路明确。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工作量完成故障的排除。就像愚公那样避免了大量的搬山运土工作。

(二)愚公移山扑克牌玩法

认识牌局 在洗好牌后将扑克朝上发成“山状”,剩下的24张牌洗匀后做手牌用。

打法介绍①几张成为“1 3”的牌或单张为“13”的牌都可以“移动”,但移牌不能从‘‘山’’的中央抽取,只能从“活牌”中找。②所谓活牌即指没有其他压着它的牌,如图上的最末一行7张牌都是活牌(红心5、黑桃8、草花7、红心2、草花4、方块2、方块K)。这7张牌中方块K可以移去(K作“13”),黑桃8与红心5合成“13”也可以移去,草花7、红心2、草花4三张又合成丁“13”也可以移去。③这样最后一排仅剩方块2,第二排的黑桃6、红心6、黑桃5、方块J都变成了活牌。那时方块2与方块J又合成“13”也可以移去。④这样不断移山,到了一定时候会发现没有可以组成“13”的牌了。此时可以用手中的牌逐张逐张地翻到桌上,看一看翻出的这张牌能否帮助你与“山”上的牌合成“13”。⑤假如手中的24张牌都翻完还没有把山移完,那么就会失败。不过应该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再发一次牌,最终你一定会胜利的。

(三)愚公移山的故事

1、上古时候,北山有个老头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他觉得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出入很不方便。愚公九十岁的时候,把子孙们叫到面前,同大家商量,想把这两座大山移走。子孙们听了,都同意他的想法。

2、一家人不管老小都去挖山,挖下的土和石头,用担子挑到渤海湾去倒。这两座山在上党南部黄河附近,从这里到渤海湾去,来往一趟要走半年,因此往往是穿着棉衣去,换上单衣回来。他们一家这样不停地干,感动了沿途许多人。

3、愚公有决心,恒心,移山意志不变,带领全家老少,日夜搬山不止。他这种行动,不但感动了大地上的男女老幼,而且也感动了上帝。上帝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帮助愚公移山。他们把一座山背到朔东,一座山背到雍南。

(四)愚公移山翻译

1、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2、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3、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4、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五)愚公移山故事

1、愚公移山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好高好高的山,一座山叫太行,另一座山叫王屋。两座山正好挡在愚公家的门口,让愚公每天进出家里都要绕好远好远的路!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愚公突然对家人说:”我们全家一起合作,把挡在门口的两座大山移开,让门口的路可以直通到外面的大路上,你们看好不好呢?”儿子和孙子一听,都点头赞成说:”好呀!好呀!”。可是愚公的妻子却摇摇头说:”不可能的,你连搬一个土丘的力气都没有,还想搬移大山!就算你搬得动,那些挖出来的泥土石块,你要扔到什么地方去呢?”愚公和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那有什么困难的!我们可以丢到海里面去呀!”第二天开始,愚公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一起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到山边开始挖。愚公的邻居京城氏和她的小儿子,也兴致勃勃地帮愚公一起做着移山的工作。这时候,有一个叫作智叟的老先生,忍不住嘲笑他们说:”愚公呀!你实在太糊涂了。你这么老了,还要去移什么山?就算让你搬到你死掉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开来的!”愚公听了他的话,笑笑说:”智叟,你才糊涂呢!我虽然很老,我还有儿子可以继续去做呀;儿子还会生孙子,孙子还会再生儿子,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搬下去,只要我们搬掉山的一层,就少一层,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儿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呢?”智叟没有话好说,只好走开了。后来,山神和海神知道愚公要移山的事情,害怕愚公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下去,会把山搬光,把海填满,就跑去告诉天神,天神一听:”嗯!这个愚公真是有恒心呀!我来帮帮他吧!”天神就派了两个神仙去把王屋山与太行山背走,放到别的地方去,不再挡在愚公家门口了。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难一直做,我们就说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