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上幼儿园最重要的收益是适应集体生活,建立同伴关系,对现在的独生子女而言,特别要学习在同伴交往中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
2、其次是初步的关于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简单科学现象等等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如能在上课是保持良好的坐姿和注意力,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和理解别人的发言,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些也是孩子在上小学前必要的准备,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甚至是孩子终生教育的基础,一生都受益的。
幼儿园语言课要想上的精彩,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课题的选择应该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让幼儿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课件的设计要吸引孩子,不能死板。
3、授课过程要充分的师生互动,顾全所有学生。
1、小孩子最佳入园时间是3周岁。
2、0~3岁的幼儿期内,宝宝的语言、运动、日常生活以及道德观、价值观都逐渐萌发,并形成许多自我见解。所以,父母有时间就要多陪陪孩子,尽量在孩子面前言行一致,注意道德品质与气质修养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3、入园基本要求:能表达不适(如哪里疼痛,尿湿裤子);能表达口渴;能正确表达大、小便;能自己吃饭;能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有基本的防范意识,比如不让陌生人抱或不能触摸发烫的东西等。
4、孩子太早上学的危害:有研究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过早上幼儿园会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1、来园:
幼儿来园,老师的接待工作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有很多家长会不停地嘱托老师:我们的孩子今天改注意什么;他几点该吃这个药了;我家宝贝说谁谁谁不跟他好了等等……一连串突如其来的琐碎之事,会让你本来很清醒的头脑一下子沉入海底,难以控制。因此我觉得,我们老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在班级做个留言板或在老师身边放个小本本,以便对家长的一些嘱咐做一个及时记录。
2、盥洗如厕
幼儿园的盥洗室不是很开阔,场地限制,因此,当老师请孩子们去解小便,洗手,喝水的时候,厕所里会产生拥挤吵闹的现象。因此,我觉得可以尝试请孩子采用化样式地组织幼儿分批入厕,可以避免拥挤。但当养成一定的常规后,可以让幼儿适当的学会合理时间的等待,从小让幼儿养成见机行事。
3、餐点
那么多孩子在一个教室里用餐,难免会产生交头接耳的现象,而且有的小组会产生卫生很差的现象。由此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让幼儿在用餐的时候轻轻地说该说的话,养成不限制幼儿说话的习惯。关于卫生情况,中大班年龄段的可以选取小班长来监督卫生工作,以适当的调节班级卫生形象。
4、午睡
从小班开始我们就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但在小班午睡的时候,幼儿的外套,棉衣,棉裤,折叠后放在床上,有时真的受不了这个高度,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让孩子把绵绵的外套统一放在衣筐里,或统一的抛在被子上,这样会更整洁。在睡前,讲讲一些温馨的小故事,会让孩子更安静,更快速的入睡,这样的方法可以推广。
5、离园
幼儿在幼儿园呆了一天,离园的心情大家都可以了解,就像老师期待着下班。因此,当家长在教师问口出现的时候,孩子会特别的兴奋,特别的放肆。因此,我觉得在放学前,可组织幼儿进行自主的区角游戏,阅读游戏等,慢慢地让孩子养成不急不躁的个性。
小问题,大反思,这些小问题看似很小,却时时存在,影响着交换四的教育教学,规范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就如同我们如何上好一个集体活动一样,需要每个老师去反思,研究,实践。以上就是本人对幼儿一日活动中对一些小细节问题的反思,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