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用笔方法
(1)中锋与侧锋。中锋用笔时,笔锋在线条的中间,效果圆实厚重,如衣纹之铁线描,山水画法之披麻皴等。侧锋用笔时笔杆稍稍侧卧,笔锋自然偏在一边,笔道有“飞白”,浓淡、干湿变化较大。在实际创作中,可以用侧锋画老干以得苍劲之感,用中锋画新枝以得润泽之感。
(2)顺锋和逆锋。顺着笔势行笔叫顺锋。顺锋形成的线条较光润。逆推着行笔叫逆锋。逆锋的笔锋容易散开,效果变化较多。在实际运用中,可逆锋画干,顺锋写枝。
(3)转与折。转与折指行笔时改变方向的方法。硬折的方式就是折,圆转的方式就是转。转的效果是圆曲的,折的效果是棱角的。除转折之外还有搭笔。搭与折很相近,因此容易被忽略。搭对体面关系的表现十分重要,不可忽视。
(4)方圆与畅涩。方圆与畅涩既可看作是用笔的效果,也可看作是画家的用笔风格。从描写对象的效果来说,无论是方笔还是圆笔都应自然得体。畅即流畅,涩即凝涩,二者相反相成。有些描绘对象要画得畅些才自然,但有些对象就要画得涩一些才好。前者如画玉兰花,后者如画树干。畅笔要畅而不浮,涩笔要涩而不滞。
2、注意用墨的方法
(1)积墨法。先用淡墨打底,干后再加画多遍,要一层比一层浓重,同时做到层次分明、各不相混。运用积墨法时,一定要在前一遍墨色干透后再画下一遍墨。积墨法可用于描绘配景中的山石,呈现出厚重的效果。积墨大都是在生宣纸上表现的。假如需要在熟宣纸或绢上采用积墨法,就要进行更好的把握,切忌脏、滞等问题的出现。
(2)破墨法。所谓“破”,就是破解之破。用破墨法可以破解不理想的部分,重新呈现一个更好的墨色。具体来说就是把墨气不足或墨色不丰富的部分,趁未干时重新补充一些重墨或淡墨,使前后不同的墨色相互渗化、衔接起来,形成一种复杂的墨色效果。在破墨法中,重墨可以破淡墨,反之亦可。撞水法本质上也是一种破墨法,只不过是用水来破墨而已。
3、注意墨色的方法
(1)淡墨:水多墨少,浓墨加水调之。淡墨描远山景
(2)焦墨:黑墨乾而近燥者。将墨汁置于砚中,用墨锭反复研之,浓稠后即得焦墨,用于点苔、点睛,调整画面轻重的作用。
(3)宿墨:隔夜之墨。即所研之墨在砚内存放数日即可得宿墨,作画易枯润、苍茫。
(4)泼墨:全用湿墨泼纸画成,单层墨色变化,苍茫淋漓,而无笔痕。
(5)积墨:由淡墨开始,层层积叠,但明暗不同层次的墨色,不互相渲染或混杂,而是层次分明。
1、首先打开PS,点击左上角“文件”,点击“打开”,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素材图片,双击打开。
2、然后按“Ctrl+J”复制一层, 接着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滤镜”,点击“风格化”,点击“查找边缘”。
3、接着按“Ctrl+Shift+U”去色,然后按“Ctrl+L”调出色阶对话框,在通道一栏“输入色阶”最左侧的文本框中输入130,单击“确定”。
4、然后鼠标左键单击图层面板第二行左侧的选框,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选择“叠加”,然后在右侧不透明度的文本框中输入80%,接着按“Ctrl+J”复制一层。
5、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滤镜”,点击“模糊”,点击“方框模糊”,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半径改为“23”,然后点击“确定”。
6、然后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滤镜”,点击“滤镜库”,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画笔描边”,点击“喷溅”,右侧喷射半径设置为15,平滑度设置为9,点击“确定”。
7、最后点击图层面板第二行左侧的选框,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选择“正片叠底”即可。
1、画面有意境,画外有精神,画外有画。
2、格局版式讲究密不透风,疏能跑马,即疏密有致。
3、诗、书、画、印俱佳。
4、写意画需要注意是否大写意与小细节的结合、比例是否协调,质感与意境是否到位。
5、花卉、梅、兰、竹、菊之类都可以用上面的内容来评判,只是需要注意每种花的独特魅力和精神所需要营造的意境各不相同。比如梅,多为营造凌寒独自开,傲立风雪等等很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兰则讲究幽雅,在格局版式上也应该是很雅致、空灵为佳。其余类推。
6、猫可以写意、可以工笔。写意则以写意论好坏,细描则看细节和质感。也是可以从大原则来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