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大气层:大约在50亿年前地球在形成的过程中,一边绕着太阳运动,一边吸附着轨道上的微尘和气体,当地球表面逐渐冷凝为固态时,周围就包围着一层大气,这就是原始大气,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几乎找不到氮、氧和二氧化碳,但由于地球能量的转换、太阳风的强烈作用以及地球刚形成时的引力较小等原因,原始大气很快就消失掉了。
2、次生大气层:地球生成以后由于地壳尚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爆发时所挥发的气体就逐渐代替原始大气,成为了次生大气,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和氨等一些分子量比较重的气体。
3、今日大气层:随着太阳辐射向地球表面的纵深发展,地球上的次生大气中生成了氧,氧的出现为生命的孕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温床”,于是生命在地球上诞生,不断演变进化,氧的增加在高空形成了臭氧层,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地球上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大大增加就形成了现在的大气层,这时,地面附近的大气就获得了现在的成分:氮约占78%,氧约占21%,氩约1%,共它微量气体的总和不到1%。
1、地球自地表起垂直向上,大气层通常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2、对流层是地球大气中最低的一层。云、雾、雨雪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3、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平流层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和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有关。
4、自平流层顶到80km左右为中间层。该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
5、暖层它位于中间层顶以上。该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这是由于波长小于0.175μm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中的大气物质所吸收的缘故。
6、散逸层,这是大气的最高层,又称外层。这一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由于温度高,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大,又因距地心较远,地心引力较小,所以这一层的主要特点是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本层是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
1、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而对流层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层面,严格算起来大气层是包裹着整个地球的而不是说大气层离地面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