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不迁怒,不贰过。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言必信,行必果。
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0、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荣华富贵,对我而言就如同天上的浮云,毫无意义。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出自于春秋《论语·述而》。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甚善。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博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字寓意着博学、有才,“文”代表着文化,文学。博学的知识来自于书本,同时也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美好期望。
2、【君若】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君”是在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在如今也指男士和有魅力的人,“若”字是指如果,假如。此名字十分文雅。
3、【文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彬出自“文质彬彬”,是指为人非常的有才华,而且有礼貌之意。希望孩子具备这种优点的可以给男孩子取此名。
4、【思远】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思”字是指考虑,动脑筋,想法之意,“远”字是指深奥,时间长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要长远的思考问题。
5、【斐然】
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斐然”是是指有文采的样子,如成绩斐然,而用于男孩名字时,又非常的大气,体现了有文化,有内容之意。
6、【郁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男孩如郁达夫原名郁文,女名如翁郁文,用于男孩名字时,代表着文采斐然、事业蒸蒸日上之意。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