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好盲板关。
以工艺和安全技术人员提供的安全盲板图为准,以安全检修的内容对检修装置加盲板。同时,以公司和本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为依据,对进出装置的物料加盲板,对检修的罐、塔、容器与外管线相连的设施必须加盲板。
2、对下水道、地沟的处理。
在对装置进行彻底吹扫结束后,把系统内的水排放干净,并对下水道、地沟进行彻底检查、清理。
3、爆炸气体分析。
针对于化工生产物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进塔、容器、下水道等设备作业,必须对作业环境气体进行分析化验。要求所有的塔、容器及其它设备的人孔打开,并且要求连续三次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施工。在正常的连续施工与动火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减少分析次数,如果间隔时间过长,重新动火,必须重新分析。
4、动火条件。
动火前所有的设备的人孔必须打开,气体分析合格,所有的地沟、下水道清理干净并封好,在动火范围内达不到条件又必须动火的,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在开工动火中要区别新焊口和旧焊口,因为旧的焊口可能腐蚀减薄。
5、吊装作业。
进塔和容器不能用吊车和电动葫芦及倒链吊装人,吊装物的下面不允许站人,防止在交叉作业中造人员伤害。
6、检修验收。
对每一套装置的检修验收是检修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验收的内容包括进出装置管线的盲板是否落实到位,下水道、明沟、地沟是否清理干净。如果有一项不合格,检修指挥部有权停止检修,进行整改。
1、要找出景区的特色,根据市场需求,把它设计成适合游客消费的产品。
2、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市场环境,确定景区产品的卖点,制作能代表其卖点的文字和图片。
3、要找到能形象描述景区卖点的关键词,拍摄到代表景区卖点形象的图片。
4、知道景区产品卖到哪、卖给谁;知道这些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知道自己的东西该卖多少钱。
5、知道目标客户群接受信息的渠道,在媒体上展示景区的卖点,引起人们的注意。
6、充分利用景区旅游产品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在广告宣传上尽量少花钱多办事。7、制作景区网站,已备人们更进一步了解景区。网站是景区的基础资料库,是景区的窗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的空间有限、价格较高,不可能在这些媒体上很详尽地介绍景区,而人们出行前想要进一步了解景区更多的东西,网站则成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宣传手段。而且,如果一个景区目前还没有网站,会被认为土,是不上档次的。
8、要不断地搞活动,既使只是为宣传制造由头。 活动是宣传的载体,也是景区经营管理的抓手。有活动媒体才有话说,能成为新闻,更可节省大笔宣传费,有活动’游客才会觉着这个地方有活力。
9、建立销售渠道,要将产品放到经销商的货架上。 旅行社是景区产品的主要经销商。景区的宣传图册要插到旅行社的宣传架上,景区产品说明书要放到旅行社的办公桌上。
选择在隐蔽部位,如乳房下、毛发区等。
沿轮廓线切口,如鼻唇沟、腋前线等。
顺皮纹切口、如在额部、眼睑等处。
在自然结合部,如耳颈结合部等。
四肢切口选择在屈曲皱褶线或平行于皮肤张力线处,避免作环状圆形切口或跨越关节面切口。
颞部或颈侧手术选择在发际区。
面部避免作弧形、半圆形或大的“Z”形、“S”形切口。
体腔外口周围避免作环形切口。
如切口必须横过轮廓线、皮纹时,设计“Z”改形切口。
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特别是市场经济,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全体公民都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并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有序发生,社会各项事业才能纳入法治轨道。因此,各级党组织和领导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确保普法教育真正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之中和其他工作一并落实,一并考核。
明确职责、齐抓共管。首先要明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党委、政府在开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指导、协调机构,而且是政府编制内的常设机构,不是市司法局的内设股室。依法治理办公室拥有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查、考核等职能和权限。依法治理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真正在全民普法中发挥组织指导和协调保障作用。法制宣传教育是全党的任务,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担负着普法的主管职责,责无旁贷。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优势,树立“大普法”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发动一切力量开展普法工作,才能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完善制度、强化考核。“六五”普法要在考核评估上下功夫,建立一种权威性的长效考核机制。由依法治理办公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内容标准和办法,对考核取得优秀等级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实行免职;个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合格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建立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考试制度。按照任命权限,由任命机关组织,对考试不合格的暂缓任命,对经两次补考不合格的不予任命或不再提请任命,以激励和督促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建立个人学法档案制度。将个人年度学法考试、考试结果列入个人绩效档案,作为干部年度工作考核、任免、晋升、奖惩的依据之一。
强化队伍、抓好落实。做好普法工作,关键靠人、靠队伍。一是要配齐、配强一支专职普法青年队伍。这支队伍主要来源于全市乡镇从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人员和村级干部,这些人应当挑选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普法的工作人员;二是组建一支以律师、法律工作者、从事法律教学和法律工作为主体的普法讲师团。三是建立一支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村干部和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组成的义务普法志愿者队伍。鼓励、引导和组织三支队伍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中坚作用,以骨干普法带全民学法。
抓好重点、紧贴实际。公职人员的普法教育,已经形成制度,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已成为全体公职人员的行为标准。“六五”普法在重点对象上,应由公职人员向村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青少年和刑 满释放人员方面转移,在普法内容上,突出维护社会稳定,普及依法行使权益,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宣传教育。在普法形式上,举办各类法制学习班,发放法制学习资料,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咨询,把法律交给广大公民、人人争做法律“明白人”。
落实经费、保障运行。开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经费问题至关重要。普法经费要按上级的精神列入每年市财政预算,专项划拨,专项专用,切实落实到位。不要把普法专项经费与司法局办公经费混在一起,普法专项经费是用于全市普法工作,是全体普法对象的经费;司法局的办公经费是司法局工作人员工作经费,两项经费有严格的区别。司法局工作人员不多,所拨付的办公经费也相应有限。更不能把普法经费名义上列入财政预算,敷衍上级检查,而实际并未真正拨付。没有经费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就无法正常运转。
创新形式,营造氛围。以农村法制宣传月,青少年法制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载体,继续运用宣传车,法律咨询,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创办法制宣传栏,悬挂法制横幅标语等传统方式营造法制宣传氛围。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政府内刊,信息网站等传媒,加大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电视台,政府信息网站要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题栏目,建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在休闲公园,车站,码头,集贸市场等人员集中的繁华地段,设置法制宣传栏或者法制宣传公益广告牌,使全体公民出门见法,抬头见法,时时刻刻把法律装在心中。
法治实践、普治结合。普法教育坚持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抓重点、治难点、重实效。以“法治县(市区)”建设为平台,加大三个创建活动的力度。一是以“四民主、两公开”为重点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二是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重点的“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的创建活动;三是以依法办事为重点的“依法决策示范领导班子”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