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锻炼时要把握好运动的量。例如在进行跑步练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距离,但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运动量,都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量而造成运动损伤。
2、注意动作速度。只要进行动力性肌肉力量练习,就存在动作速度问题,负荷和速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负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锻炼者要根据练习的要求合理安排,对于青少年来说,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力量练习时,选择适宜的负荷,尽量加快动作速度,对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十分有益。
3、控制好练习次数。对于一般体育锻炼者来说,没有必要每天都进行力量训练,即使是为了专门发展肌肉力量,采用隔天力量练习,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进行力量练习,不仅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不明显,而且还会造成整体机能的不协调发展。
1、生活方式的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原则之一,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的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较好的运动是有氧运动,每周5—7天,每次10分钟,逐渐达到30分钟,以中低强度为主。
2、中低强度的运动是指感觉有体力付出或微微出汗,运动后十分钟内,呼吸心率逐渐恢复平稳,以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 动作较为舒缓的为主。例如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健身跑、游泳、娱乐性球类运动。但是如果患者的血压未能控制好,例如安静时血压超过了180/110毫米汞柱时,应当禁止中度以上的运动。
1、运动完之后会感到浑身酸痛是因为乳酸堆积。
2、乳酸(IUPAC学名:2-羟基丙酸)是一种化合物,它在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起作用。它是一种羧酸,分子式是C3H6O3。它是一个含有羟基的羧酸,因此是一个α-羟酸(AHA)。在水溶液中它的羧基释放出一个质子,而产生乳酸根离子 - 乳酸质(Lactate) - CH3CHOHCOO−。
3、在强烈运动的过程中人体需要大量能量。这时人体内乳酸质的生产比组织移走乳酸质的速度高,组织内的乳酸质浓度提高。这个过程保障NAD+的再生和运动的继续。不像一般错误的描述,乳酸质浓度的上升本身并不导致酸中毒,它也不是肌肉酸痛的原因。在人体内乳酸质无法释放质子,因此没有酸性。对人体内糖酵解途径的分析证明这个过程不会导致酸中毒。
当面对昏迷的伤员,就像我那天在拳击赛里看到的,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通常紧急措施可以采取人工呼吸。正常状况是先让伤员仰卧在软垫上的,但那天没有软垫,于是就让伤员枕在别人的大腿上,将他的头轻轻往后仰。
这时救护人员再托起他的下颌,用手捏住他的鼻孔,压住他的胸部,这样是防止空气吹入胃中。再见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他的口中,吹完气后就把捏住鼻子的手放开。
救护人员吹起的时候比较慢,大概两秒钟一次。听说是为了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之前,把上一次吹入的气体已彻底呼出。然后一直重复进行,大概过了十五分钟后,伤员慢慢的清醒了过来。这时救护车也赶到现场了,把伤者抬走了。可谓争取了不少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