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的实质
更新时间:2025-05-23 09:53:15

一 光合作用的实质

1、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上,将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能量上,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光合作用的原理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有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光合作用的应用:农作物扣大棚,提高温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昼夜温差使作物糖分积累,如吐鲁番的葡萄。

二 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是什么

1、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2、光照强度超过光补偿点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逐渐提高,这时光合强度就超过呼吸强度,植物体内积累干物质。但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却不再增加,此即光饱和现象。

3、达到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各类植物光饱和点不同。阳性植物的光饱和点在20000—25000LUX左右,而阴性植物约在5000—10000LUX就达到光饱和。

4、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以后,光合作用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再增加了,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这个光照强度临界点称为光饱和点,在光饱和点以上的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不再起作用。

三 光合作用的公式

1、总反应:CO2 + H2018 ——→ (CH2O) + O218。

2、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3、各步分反应:

4、H20→H+ O2(水的光解)。

5、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6、ADP→ATP (递能)。

7、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8、C3化合物→(CH2O)+ C5化合物(有机物的生成)。

9、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四 光合作用的限制条件

1、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CO2的含量和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色素的数量主要影响光反应,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主要影响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2、光合作用的条件:光、水、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五 选择性光合作用的意义

选择性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选择性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选择性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相对稳定。

总而言之,选择性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它是食物来源,能量来源,以及维持碳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