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致远朝代:元代。
2、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2、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但未能实现。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相近而稍晚,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病逝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1、马致远 ,元代戏曲家,(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
3、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1、马致远的作品多的数不胜数,他被世人称作“曲状元”。其中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他的经典代表作。很多人提及《天净沙·秋思》,那可是脍炙人口啊,被很多的名人作家评论:“一切景语皆情语”。
2、《天净沙·秋思》整个风格都是独具匠心,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浑然天成的,特别普通的语句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夕阳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完美的写出了一个作为背井离乡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悲凉情感。马致远的《落梅风.远浦归帆》也甚是不错的,很好的描述了江边夜晚的景色,非常的惬意与安逸。三三两两的船只,花落,飘香,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美景,让人瞬间觉得心旷神怡,却在后面一句埋下伏笔。“断桥头卖鱼人散。”人散了,各自都回家了,独他一人欣赏这种美景,反倒让人生出一种怜惜。天涯游子的凄凉,浓浓的情绪涌上心头。
3、《岳阳楼》也是马致远的散曲作品,杂剧之一。主要写的就是写仙人吕洞宾三人到岳阳楼,一起度化柳树精和白梅花精成仙的故事。主要是来反应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意,反对大家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从而来突出自己不得志的悲苦人生,希望有人能够赏识他,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不遇伯乐的忿忿不平以及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