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历史 >围魏救赵体现了什么战略思想
围魏救赵体现了什么战略思想
更新时间:2025-05-24 09:38:27

一)围魏救赵体现了什么战略思想

1、围魏救赵体现了间接路线的战略思想。

2、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她)撤兵的战术。

3、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出自《史记》 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二)围魏救赵是谁的计策

1、《水浒传》中关胜用了围魏救赵这个计策,关胜是蒲东巡检,相当于今山西省蒲县警察局长,关胜使用围魏救赵的计谋是为了解大名府之围。

2、宋江亲率大队人马直扑大名府而来,在飞虎峪、槐树坡等地把大名府的闻达、索超等打得丢盔卸甲退守北京城。梁中书惶惶不可终日,急修家书,派心腹星夜报给老丈人蔡太师。蔡京情急之下,经衙门防御使宣赞举荐调蒲东巡检关胜进京,于是关胜演绎了一出精彩的“围魏救赵”故事。

三)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1、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田忌和孙膑,故事出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2、《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

3、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

4、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5、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典故了。

四)围魏救赵什么意思

1、围魏救赵,汉语成语,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2、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