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牧的 《清明》,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王禹俏的《清明》,原文: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原文:满衣版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每年的4月4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1、一是不要穿大红大紫,色彩过于鲜艳的衣服,穿黑色、蓝色和白色和灰色等素色衣服比较合适。
2、二是不要穿过于暴露和性感的衣服,这种衣服与扫墓的气氛不协调,甚至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扫墓是一项庄严肃穆的活动,穿着不可太随意。
1、清明即将来临,我是期盼清明,又讨厌清明。清明,给我留下很多伤感,同时也给我不少回味。四月桃花时,忧伤却与日俱增,何时才是一个‘了’字。
2、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不会忘记,也不会离去,为了身边的,离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3、走过清明时节,把思念放进岁月,划友情的船摆渡不歇,让彼此的关怀永不断绝。愿清明的风景,滋润你的眼,悠闲你的心。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