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点大小便调教
汪宝宝具有不愿意污染自身狗舍的习惯以及喜欢在固定的地方进行排便的习性。饲养者可以将该狗的粪便(或被粪便或小便污染过的泥土)取一些放在指定的地点,这样就很容易,使将要排便的汪宝宝嗅到自己粪便的气味,到放自己粪便的地方排便了。一般3~5天训练汪宝宝就养成定点排便习惯。
2、纠正爱狗乱咬东西或追人恶习
狗是活泼、好动,爱乱咬物品的动物。如果发现它乱咬坏东西或爱追人,咬人,就应立即给予严肃批评、教育或者惩罚,如将其关进笼子、拴着养等方法,直到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如过狗狗表现好,就给予表扬、奖偿。
3、合理搭配饲料,定时定量喂食
狗狗进食应固定地点、固定容器,并培养其定时进食的习惯,可以用摇铃或某种声响作信号,指挥其定时进食。狗狗的身体构造远比人类简单,狗的消化系统消化功能不健全,狗属肉食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达饲料营养65%才能满足健康生存的需要,对于摄入的纤维、淀粉消化和吸收是有限的,如果长期吃的太多会造成体质下降,狗的生长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水分。汪宝宝每天喂3餐,大狗每天早晚各喂1次,每餐喂八分饱就行,防止爱狗养成偏食。
1、防病治病
幼犬抵抗力不如大狗强,所以,一定要做好防病工作,包括接种疫苗、防冷防热等;幼犬体质不够健壮,如果生病了,就要及时到宠物医院治疗。
2、营养保障
自制犬食或喂狗粮,原则是饲料应以高蛋白、高能量、低淀粉为主,慢慢降低蛋白质和能量浓度;
另外,不能营养过度,养成“泰国的二哈猪”。每次喂食要适量,幼犬腹部微鼓正好。
3、运动散放
运动散放是幼犬接触外面的世界和体质锻炼的最好方式;
散放运动时,以自然行走为主,跑步为辅,时间由短至长,环境先清静至复杂,有意识地让幼犬适应环境,利于它学会与人类和各种动物相处,并熟悉各种声音。散放运动最好不要在餐前半小时和餐后半小时内进行。
4、培训幼犬
好习惯从小培养,狗狗也不例外,进行适当的训练可以让它学会生活自律,要注重训练它撕咬东西、乱捡食、追逐其他动物等不良行为。
5、饲养管理
断奶开始完全吃犬饲料后,称为幼犬。断奶后幼犬1日3~4餐,3~6个月减少餐次为1日3餐,6个月以上1日2餐即可;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的喂养。在限定的时间内,它吃完不要再加,吃不完的要全拿走,忌不可形成随时有食物供应的现象,它会浪费粮食,挑食或不爱吃饭,尤其是现在夏季快来了,要注意检查饲料有无变质。
1、规律VS随性。猫更具有野性,而狗则因与人类相处的历史更长,在生活节奏上与人类更为同步。我们常常看到睡眼惺忪的主人,大清早的在小区里遛狗。每天两次,雷打不动,因为大多数狗狗也和人类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想而知,在狗狗的督促下,主人生活大多也是规律、健康的。尽管猫咪与人类已经在一起生活了近万年,但他们依旧我行我素,秉承着夜行性动物的本性。
2、讨好VS一致。狗狗将主人视为自己世界的中心,主人的意志就是它们的意志,主人的想法就是它们的想法,狗狗的世界与主人的世界仿佛是融为一体、没有边界的。狗狗乐于压抑自己的感受去迎合主人。猫咪与人类相处的方式,更接近一致型的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