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红色基因手抄报怎么画
红色基因手抄报怎么画
更新时间:2025-05-29 09:57:38

一)红色基因手抄报怎么画

花边:

1、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有的报头、题头设计可用花边;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或波状线等。

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线描画法和色块画法两种。

线描画法:要求形象简炼、概括,用线准确,主次分明。作画时要注意一定的步骤:

1、一般扼要画出主线----确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画出与图相关的比例、结构及透视;

3、刻画细部,结合形体结构、构图、色调画出线条的节奏变化;

4、最后进行整理,使画面完整统一。

色块画法

1、除要求造型准确外,还须善于处理色块的搭配和变化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处理要从对象的需要出发,使版面色彩丰富。作画时,可先画铅笔稿(力求造型准确),再均匀平涂大色块;后刻画细部;最后进行修整,使之更加统一完美。

2、线描画法与色块画法,通常是同时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单色。不管是线描还是色块画法,最好不要只用铅笔去画。版面上的图形或文字不能剪贴。

二)端午节的手抄报怎么画

1、有一个好的构思:手抄报的形式载体一般都是一致的,要想自己的手抄报出彩,在开始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手抄报有一个好的构思,包括整体的设计排版,颜色的搭配,内容的选择,工具材料的选取等等,这些最好是能在制作手抄报之前有一个大体的框架,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新奇的想法或者创意在加入也能提高手抄报整体的质量。

2、确定手抄报的主题:端午节主题的手抄报也可以包括很多的,比如说你已纪念屈原为主题可以进行设计,或者以端午节各地的风俗可以设计,或者以端午节各地的文化活动可以设计,亦或者选择国内外端午节不同的过节形式等等,鉴于大多数人会选择纪念屈原或者端午风俗,你可以另辟蹊径选择一些别的主题。

3、确定手抄报的版面:手抄报的版面设计也是一门讲究,因为版面就那么大,怎么充分的利用好这块小小的空间,一般来说主题居中,两侧充实内容,四周散步装饰是比较常见的一张版面设计,你也可以做成竖版,增加立体感。但有一点比较关键的是,不要有大段的文字出现在版面上,这样会让你的版面显得冗余。

4、精心选择手抄报的内容:一般的手抄报内容都是短小精干的,以随笔,散文,诗歌为主,大多都文笔优美,形式新颖。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你也可以着重挑选一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散文,随笔等等,主要内容放在手抄报版面的左侧或者上半部分,这里是读者最容易阅读和注意的地方,有利于增加你内容的吸引力。

5、手抄报的一些设计小技巧:端午节手抄报可以在手抄报上装饰一些小粽子,你可以去买一些粽子的贴画,或者做一些粽子的剪纸贴在手抄报上,都是可以的。此外,由于端午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所以手抄报的色调尽量保持一种暖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个版面不要过于的饱满给人一种压迫感,要适当的留白,利于审美。

6、手抄报的字体:手抄报除了设计很重要以外,字体也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字体会让读者的眼睛非常舒服,让人看着开心,也愿意继续的读下去,而如果字体不是很好,那么就会大大的降低手抄报的美感,影响整体的阅读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写好我们的字,让读者舒服,给自己的手抄报加分。

三)脾胃不好吃什么饭菜好

1、高粱。高粱中含有大量的尼克酸,这种物质处于游离型,所以更加容易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能够很好的保健脾胃,所以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以及温中消积的作用,因此脾胃弱的人群可以适量的多吃一些高粱。

2、猴头菇。猴头菇味甘、性平,入脾、胃、心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虚、抗癌、益肾精的功效。对食欲不振、腹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眩晕等病症,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老年人、体质虚弱的病人食用猴头菇,还有滋补强身作用。

3、鲫鱼。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

4、红枣。红枣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红枣之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等,日常多服用能够起到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除此之外,红枣之中含有环磷酸腺苷活性,这种物质能够很好的起到强身健体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四)十大经典战役

1、四渡赤水

时间: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

地点:川、黔交界的赤水河。

双方:红一方面军;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结果: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意义:坚定的战役决心与灵活的战役行动相结合的典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这场战役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此走向成熟。

2、直罗镇大捷

时间:1935年11月20日——11月23日。

地点:陕北直罗镇。

双方:红军第1、15军团;国民党东北军5个师。

结果:毙敌1000余人、俘虏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500余支(挺)。

毛主席: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3、平型关大捷

时间: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

地点: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

双方:八路军第115师;日军板恒征四郎第5师团21旅团一部。

结果: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全部辎重车辆。

意义: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百团大战

时间: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

地点:华北地区。

双方:八路军105个团;日伪军。

结果:毙伤日军第35师团步兵旅旅长;阪田泰次郎少将以下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意义:开辟了敌后战场新局面,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梦想。

5、辽沈战役

时间: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地点:东北战场。

双方:东北野战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

结果: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虏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

意义:辽沈战役的胜利,抢占了战略先机,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

6、太原战役

时间: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

地点:太原市。

双方: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国民党晋系军阀。

结果:全歼守敌10余万人,拔除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华北的最后堡垒。

意义:太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省长达38年的统治。太原的解放,标志着华北地区的彻底解放,推动了全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

7、淮海战役

时间: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

双方:华东、中原野战军;国民党刘对集团主力一部。

结果:歼敌55.5万人。

意义: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毛泽东欣喜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也基本上解决。

8、平津战役

时间: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地点:华北地区。

双方: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傅作义集团。

结果:歼敌52万人

意义;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得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9、渡江战役

时间:1949年4月21日——5月2日。

地点:长江南岸。

双方: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

结果;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

意义: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它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东南、华南、西南大进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10、金城战役

时间: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地点:抗美援朝东线战场金城以南地区。

双方: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结果:志愿军一举突破了敌人4个师25公里;防御正面,突入敌纵深15公里,收复土地167平方公里,毙伤俘敌6.13万余人。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