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05-24 06:41:03

一、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二、老子和孔子的区别

1、孔子是儒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

2、孔子思想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老子思想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

3、孔子主张恢复到周,老子主张恢复到尧舜。儒家主张用 “德”来整治天下,达德以求道。而道家思想讲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张恢复到原始氏族社会,用“道”来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于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终也落实到社会中来。

三、关于孔子的故事

1、《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

2、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