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羞草叶柄的茎部,有一个储藏液体的囊袋,平时,囊袋里装满了液体,当人们触动叶子的时候,囊袋里的液体就向上部和叶子两侧流动,叶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下垂、合拢了,看起来就象是羞羞答答地低下了头等平静一会儿,液体又慢慢从叶子两侧流回下面的囊袋,依靠液压传动,叶子重新抬起和展开,含羞草就又抬起了头,这就是含羞草的秘密。
2、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由于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所以得名含羞草,形状似绒球,开花后结荚果,果实呈扁圆形,叶为羽毛状复叶互生,呈掌状排列,大约在盛夏以后开花,头状花序长圆形,2-3个生于叶腋,花为白色、粉红色,花萼钟状,有8个微小萼齿,花瓣四裂,雄蕊四枚,子房无毛,荚果扁平,每荚节有1颗种子,成熟时节间脱落,花期9月。
3、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且较易成活,适宜在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人食用或过度接触含羞草也会引起毛发脱落),在庭院等处也能种植,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因此人们理解它为“害羞”,故称之为感应草、喝呼草、含羞草、知羞草和怕丑草(粤语),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一般。
1、含羞草的叶子比较独特,一枝叶柄上有十几对叶片,每一对互生,呈羽毛状。另外它也是会开花的,花朵圆球形,很小,淡红色。
2、含羞草的叶子在受到刺激之后就会合拢起来,这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如果用手触碰叶子的话,叶面就会闭合,长时间触碰还会使其叶柄下垂。停止触碰后,一段时间后叶子即可慢慢张开。另外在黑夜和雨季叶子也会收起来,白天或放晴后会恢复。
3、含羞草有预测天气的能力。在刺激叶子后如果收缩的很慢,闭合后又立刻张开,说明将会转阴或下雨。如果闭合的很快,但张开的很慢,说明天气即将放晴。
4、含羞草在地震发生之前会有一些征兆。正常情况它的叶子会在白天张开,夜晚闭合。但如果白天闭合,说明地震即将到来。而在地震发生之前的几个小时,植株还会突然枯萎。
1、含羞草最大的特点是它受到刺激(比如碰触)时,含羞草的叶面会收缩起来,合在一起。如果刺激较强,这种刺激会很快地依次传递到邻近的小叶,乃至整个复叶的小叶,使叶柄下垂。
2、若刺激强度较大,甚至可使整株植物的小叶合拢,复叶下垂。但过一段时间,又可恢复原状。含羞草对震动的反应也很快,受到刺激0.1s后就开始产生反应,几秒钟内完成。
3、含羞草在黑夜里,也会将小叶合拢,叶柄下垂,在白天,当部分小叶受到震动时,也会成对地合拢。
4、在光线较弱时比较敏感,平常叶枕内的水分支撑着叶片:但是当它受到外力刺激时,叶枕内的水分会立即流向别处,使含羞草的叶片闭合。另外,它在晚上都会自动收缩起来(即睡眠运动)。这种独特之处,也正是含羞草名称及昵称的来源。
1、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具有特殊的结构。在叶柄基部和复叶的小叶基部,都有一个比较膨大的部分,叫做叶枕。叶枕对刺激的反应最为敏感。一旦碰到叶子,刺激立即传到叶柄基部的叶枕,引起两个小叶片闭合起来,触动力大一些,不仅传到小叶的叶枕,而且很快传到叶柄基部的叶枕,整个叶柄就下垂了。
2、在叶枕的中心有一个大的维管束,维管束四周充满着具有许多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当震动传到叶枕时,叶枕的上半部薄壁细胞里的细胞液,被排出到细胞间隙中,使叶枕上半部细胞的膨压降低,而下半部薄壁细胞间隙仍然保持原来的膨压,结果引起小叶片的直立而两个小叶片闭合起来,甚至于整个叶子垂下来。有人做过研究,含羞草在受到刺激后的0.08秒钟,叶子就会闭合。受刺激后,传导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最高速度每秒钟达10厘米。刺激之后,稍过一段时间,一切又慢慢恢复正常,小叶又展开了,叶柄也竖立起来了。恢复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但是,如果我们继续逗弄,接连不断地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产生“厌烦”之感,不再发生任何反应。这是因为连续的刺激使得叶枕细胞的细胞液流失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