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为解决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指明了正确方向。
2、是为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正确指导。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4、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5、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6、含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7、背景:习近平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经据典,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掀起了中国文化热。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节奏,我们的文化自信再次得以提高。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我们须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1、中国传统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中有重大的作用。
2、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国当代文化是对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4、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并且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文化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
2、面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全会《决定》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要通过深刻认识文化发展规律来增强文化自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科学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规律。要通过深刻认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来增强文化自觉,更好地阐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们党的重大使命,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大力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化。要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艰辛革命历程中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使之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汇集新的精神力量。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