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在衣食住行:
1、衣
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虽然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2、食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3、住
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0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4、行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1、木鱼,又称“木鼓”,俗称“鱼子”。形圆而刻做鱼形,故号木鱼。中间掏空,击之作声。通常放在经案的右手边,以右手持木棰敲之。诵念经文时配合经韵而使用,经文的每个字都要落在木鱼的点子上。《无上秘要》:“木鱼清磐,振醒尘寰。”
2、帝钟,亦称三清铃、法铃、法钟,道士行仪时的法器。帝钟有手柄,柄端称“剑”,呈“山”字形,是道教三清的象征,代表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帝钟有降神、驱魔的作用。法师施法时以单手持柄摇动,其叮呤叮呤的声音,意为“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3、磬,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圆磬”,圆形而中空,铜制或铁制,一种称为“扁磬”,又叫“玉磬”,形似曲尺,曲角120°,玉石制成。道场上多用前一种,通常放在经案的左手边。磬的主要作用是通报神灵,也可以消灾解厄。平时道教徒或香客进殿朝拜,殿主在其抬头起身之时击磬。道场诵经时配合科仪,也要击磬磐。
4、引磬,又名“手磬”。形小如碗状,铜制,器底隆起之顶端,附有木柄,以便携持。木柄有绳,连一铁杆或铜杆。道众在醮坛朝拜或“转天尊”时,持而鸣之,用以引导道众,故名“引磬”。
1、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丝瓜,丝瓜性寒,脾胃虚寒及腹泻者慎吃丝瓜,如果食用过多会加重虚寒症状,引起肠胃问题。
2、不宜大量食用,丝瓜虽好,但不宜过量食用,也不适合天天吃,凉性食物食用过多会损伤阳气。
3、丝瓜发苦不宜吃,苦味丝瓜中含有一种叫碱糖甙生物碱的有毒物质,高温烹饪也很难分解这种毒素,食用后会有中毒风险。
1、花螺放入清水中加香油浸泡1天,取出控水放入沸水中大火汆2分钟,捞出后用牙签将肉挑出,去其内脏,壳留用。
2、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腰果小火浸炸2分钟,捞出控油,一分为两瓣;红椒洗净,切重约5克的块。
3、锅内放入色拉油30克,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葱段、红椒块、蒜蓉中火煸炒出香,放入花螺肉、金不换辣酱、生抽大火翻炒30秒。
4、最后放入炸好的腰果小火翻匀,上桌前将花螺的壳摆在盘子周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