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备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NH3(g)+CO2(g) NH2COONH4(s)。
2、制备方法:在1L未镀银的硬质玻璃杜瓦瓶中,放入约400mL无水液态氨。塞上带一根弯曲毛细管的塞子,以防止水蒸气在液氨表面上凝聚,毛细管用作氨蒸气的凝气装置。 将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打成碎末,慢慢加至液态氨中。继续加入干冰至混合物呈半融的雪浆状。蒸去过量的氨,氨基甲酸铵即留存为块状物。将其转移至真空干燥器中,在略为减压条件下保存24h,待残留的氨逸散和少量氨基甲酸铵分解后,即转变为粉末状固体。用400mL液氨可制得200~300g氨基甲酸铵。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
2、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证明有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
3、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沉淀证明有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1、硝酸铜受热易分解:2Cu(NO3)22CuO+4NO2↑+O2↑;
2、当温度达到800℃时,CuO开始分解:4CuO2Cu2O+O2↑,至1000℃以上,CuO完全分解。加热过程中忽略2NO2?N2O4,2NO2═2NO+O2等反应。
1、化学方程式:2KMnO4=加热=K2MnO4+MnO2+O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依据是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伸到水槽中,用手轻握试管,观察是不是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则表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2)往试管中添加高锰酸钾时一定要先塞上一团棉花,避免加热时产生的气流将药品冲散。
(3)点燃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首先预热试管,然后才可以集中加热。
(4)观察水槽里面是不是有连续的气泡,如果有即可开始集气。检验氧气的性质,然后整理一起,结束实验。
1、2KClO?=2KCl+O?↑。
2、MnO?写在等于号的上面,加热符号(Δ)写在等于号下面。
3、氯酸钾是强氧化剂。如有催化剂等存在,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分解而强烈放出氧气。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氯酸钾分解放氧是放热反应。在酸性溶液中有强氧化作用。与碳、磷及有机物或可燃物混合受到撞击时,都易发生燃烧和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