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学习 >历史上第一部散文集是
历史上第一部散文集是
更新时间:2025-05-26 09:26:41

①历史上第一部散文集是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

2、《尚书》是一部将上古历史文件和古代事迹汇编在一起的书,其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3、《尚书》也被文学史家称为是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的文体并列。但其中的散文,绝大部分是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也有对美德的褒扬称颂等。

②历史上的芈月相关资料

1、芈月是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2、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个“弱质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视女人的眼光来看她,必将自尝苦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国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时期之一,是宣太后掌政的三十六年。

3、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将去世时,传令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宣太后认为庸芮所说有理,于是撤销了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

③历史上的姜子牙介绍

1、姜子牙(约前1156年至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2、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3、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④历史上樊哈儿是谁

1、樊哈儿是范绍曾,字海廷,外号“樊哈儿”,四川大竹人,他长得肥头大耳,憨态可掬,整天眯着个眼,显得傻呼呼的。他原是袍哥出身的绿林,被招安后,当了个师长,1927年随杨森投了北伐军。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他又投靠蒋介石,得到蒋的青睐和器重。武汉失陷后,蒋给他一个军的番号,委任其为八十八军军长,令其出川抗战。

2、1942年范绍曾提升为第十集团副总司令,所遗军长缺位由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何应钦的侄子何绍周接任。这种明升暗降,夺去兵权的手腕使范绍曾大失所望。他一气之下,带着中将副总司令的虚衔,称病回重庆去了。抗战胜利后,范绍曾对打内战无兴趣,去上海成立“益社”自任董事长,在经济上对苏北解放区和中国民主同盟有过资助。

3、1949年9月被委任为国民党重庆挺进军总司令,在大竹、渠县成立11个纵队。12月份在刘伯承的感召下,毅然率部起义,全国解放后担任过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体委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