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手工 >3d打印建模简易教程
3d打印建模简易教程
更新时间:2025-05-24 20:39:23

(1)3d打印建模简易教程

3d打印建模简易教程如下:

1、45度法则:一般模型里超过 45 度的突出部位,打印时都需要加支撑.所以咱们建模的时候,尽量避免较大角度的突出。

2、优化设计少加支撑:加支撑、去支撑的痛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了,而且去完支撑后,仍会在模型上留下很丑的印记,去除痕迹的过程也费时费力。其实需不需要加支撑,全看建模时你下的功夫大不大了,你可以为必须突出来的部位设计上支撑物或连结物等,来减少加支撑的几率。

3、这样就省去了加支撑、去支撑、打磨支撑部位的麻烦了.当然,模型实在避免不了加支撑的,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加了。

4、尽量自己设计打印底座:模型底部和平台接触面积大了可以有效减少翘边,比如最知名的老鼠耳朵,如下图,这是一种圆盘状或是圆锥状的底座,增加抓地力。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切片软件里的裙边、底筏(raft )来减少翘边.不过底筏不建议用,拖累你的打印时长,而且难以去除、损坏模型的底部。

5、了解自己打印机的极限:根据自己打印机的情况,合理设计模型,比如用FDM打印机打印细节多的手办模型,那无疑是自找苦吃,去支撑、修边角。

6、合理设置公差: 普通桌面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模型,误差是肯定有的,尤其是活动部件、内孔等部位。

7、对于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设计模型时候要合理设置公差,比如内孔给出补偿量.要找到正确的公差比较麻烦,需要摸摸自己机器的脾气。

8、适度使用外壳(Shell):一些精度要求高的模型上,设置外壳时不要使用过多,尤其是表面印有微小文字的模型,外壳设置过多,会让这些细节处模糊。

9、善用线宽:玩3D打印机时,有一个很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变数,那就是线宽. 线宽是由打印机喷头的直径来决定的,大部分打印机喷嘴直径是 0.4mm。打印模型画圆时,打印机最小能画出来的圆的直径是线宽的两倍,比如0.4mm的喷嘴,最小能画出来的圆,直径是 0.8mm。所以建模时善加利用线宽,如果你想要制作一些可以弯曲或是厚度较薄的模型,将你的模型厚度设计成一个线宽厚最好。

10、调整打印方向以求最佳精度: 对于FDM打印机来说,你只能控制Z轴方向的精度(层厚),因为XY轴方向的精度已经被线宽决定了。如果你的模型有一些精细的设计,最好确认一下模型的打印方向是否有能力打印出那些精细的特征,建议Z轴方向上(竖着)打印这些细节部位。大家设计模型时,细节部位也最好放在方便竖着打印的位置.实在不行,可以将模型切割开来打印,然后再重新组装。

11、调整打印方向以承受压力: 打印件需要承受一定压力时,要想保证模型不会损坏、断裂,建模和打印时你都得长点心眼.建模时,你可以根据受力方向,适当加厚承受压力的位置。打印时,Z轴方向上竖着打印,层与层之间粘结力有限,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如XY轴方向上横着打印。

12、正确摆放你的模型:打印时,模型的摆放也是个大学问,除了上面说到的调整打印方向,你还得注意摆放位置,尽量减少加支撑的几率。

(2)3d打印笔进入休眠模式怎么办?

1、3d打印笔进入休眠模式一般是因为超过4分钟不使用将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完全进入休眠状态后机器内部的原料会自动弹出。这是正常现象,不需特殊处理,再次启动即可。

2、3d打印笔的内置散热风扇可以避免由于长时间使用过热导致的卡死现象发生。

(3)3d打印

3D打印技术是什么?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则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即一种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如今这一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人们用它来制造服装、建筑模型、汽车、巧克力甜品等。

3D打印技术的优点:3D打印技术的魅力在于它不需要在工厂操作,桌面打印机可以打印出小物品,3D打印技术产品而且,人们可以将其放在办公室一角、商店甚至房子里;而自行车车架、汽车方向盘甚至飞机零件等大物品,则需要更大的打印机和更大的放置空间。

3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不过现在3D打印技术还不够成熟,材料特定、造价高昂,打印出来的还都处于模型阶段:就是说真正用于生活应用的还并不多,但3D打印技术的前景很好,未来将有可能得到普及,进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