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中国古代战国时代中期开始,到清朝后期(鸦片战争前)结束的历史时期,其起止年限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共2315年。
2、狭义上指分封制的社会结构,这种提法最早是指西欧中世纪的国家结构,夏商周先秦时期也存在类似的制度。
1、永乐十四年是公元1418年。
2、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1424),始于1403年(永乐元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共22年。
3、永乐年间,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
4、皇帝朱棣重视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后世评价远迈汉唐,尊称为永乐大帝。
1、明秦王府距现在643年,明秦王府建成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
2、明秦王府为大明“天下第一藩封”的秦王府城。位于西安明城墙东北区域, 它有城墙、城壕,内部布局肃穆严整,建筑庄严华美,园林景致如画,它与西安明城墙城一起形成了“城中之城”的重城格局,由此开启了唐代之后西安城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
2、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咸阳)。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