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2、古筝的形状为长方形,一弦一音,唐宋时有弦十三根,最早以二十五弦筝为多,后逐渐增至为十六根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是二十一弦。
3、是啊,古筝曲美,美在韵味,美在古朴,美在典雅,美在纯净,美在飘逸。
4、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 空灵之声令人忆起那山谷的幽兰,高古之音仿佛御风在那彩云之际。
5、古筝的琴声十分优美,像小溪那泉水叮咚,又有着忧伤,好似那山谷的幽兰,也不少那份气概,好像一位英雄豪杰,古筝的琴声是多变的,要看弹琴人的心情和感觉,古筝是一种琴声让人陶醉的、让人仿佛生临其境。
6、古琴,低沉深奥;二胡,催人泪下;萧,凄凄凉凉。而古筝,是柔和的,是优美的;有时,又是雄伟的,是有力的。
1、学习古筝能够促进孩子音乐审美,更能提高孩子的理解与创造能力;
2、能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古筝音乐的对称性、流畅性、规律性、感情性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直至大脑及神经系统的放松和兴奋,使他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1、起源不同:琴的起源时间是西周到春秋;瑟的起源时间在伏羲时代;古筝的起源时间在战国时期。
2、弦数不同:琴一开始只有五根,后来又有文武七弦琴;瑟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和琴相似,有25根弦,早时的瑟有五十弦,所以瑟还被称为“五十弦”;唐宋时古筝有13弦,后增加到16、18、21弦,比较常用的规格是21弦。
3、样式不同:琴体下部分扁平,上部分呈弧形凸起;瑟和琴比较相似;筝的形状是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
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瑟,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和琴相似,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一般按五声音阶定弦。
1、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在练习古筝当中,左右手一起运动,还要注意相互配合,同时开发了左右脑,也锻炼了协调能力。
2、培养道德情操
音乐能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人们在欣赏抑或弹奏古筝之时,能让自己的情感在其中得到了升华。
3、增长文学知识
古筝弹奏不仅具有手法、指法技巧就好,只有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知道作者在做出这一曲谱之时的想法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将古筝的神髓表现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