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生活 >春节吃饺子的由来和寓意
春节吃饺子的由来和寓意
更新时间:2025-05-26 09:47:45

1:春节吃饺子的由来和寓意

1、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

2、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3、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4、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2:关于春节吃饺子的传说

1、春节吃饺子有好几种不同的寓意,首先饺子与“交子”谐音,这里的“子”指的是子时,是夜里二十三时至翌晨一时的这段时间。春节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是有辞旧迎新的意义,契合春节的主题。

2、同时,饺子的形状像一个元宝,人们在春节包饺子的时候还会放上铜钱硬币,人们相信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就会有好运,新年发大财。除了放硬币,饺子里还有发红枣的,寓意早点发财。部分地区还会将饺子和面条一起煮,有金线穿元宝的美好意义。

3、另外饺子还有一个谐音就是“骄子”春节吃饺子也有期待人丁兴旺,家有骄子的意思。

4、其实春节吃饺子就是为了一个美好的寓意,春节是新旧交替人们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这时候我们吃饺子就是为了一个吉祥如意,来年交好运的美好意愿。所以吃饺子在过年的时候才会这样受欢迎,千年来经久不息。

3:春节吃饺子的来源和寓意

1、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2、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3、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4、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4:春节吃饺子的寓意

1、春节吃饺子有许多美好寓意,尤其是在除夕夜。除夕夜的这顿饺子之所以非比寻常,一是因为腊月三十夜的23时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时,正好交子时,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2、二是人们期望把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不如意的烦恼事,像吃饺子那样一块吃掉,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三是吃饺子还有祈求来年早生贵子,全家人丁兴旺,孩子有出息的意思。此外,饺子成为春节吉祥物,还因为其形状像银元宝,春节吃饺子有象征“新年大发财,元宝滚滚来”之意,寄托着人们“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

3、为了图吉利和喜庆,人们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往里放些东西,如红枣,寓意早生贵子或早日发财;有的放入栗子,寓意大吉大利;还有的放入硬币,谁吃到了,预示谁能发财。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